第148章 【二合一】(第3/4頁)

“這樓看起來也很不錯嘛。”連生忍不住道。

葉馳更是咋舌道:“小聞,你說我們地堡能不能也修這樣的小樓啊?”

“如果你們想上地面生活的話,也可以的。”聞柏舟說,“不過我說實話哦,你們現在上地面生活,其實遠不如在地堡裏方便。”

澤城是不得不下地生活。

生活在船上有太多的不便,更有漫長的風暴季令船市時時刻刻都處在危險中。

反正不管在船上還是在地面,只要一離開房間,都需要穿戴好防護服。那麽,還不如來地面生活,也能多一重安全保障。

但嶧城的地堡已經發展成了一座地下城,人們在地堡裏,幾乎不用出去就能做到一切。

絕大部分的工作、生活、學習、醫療,只需要在地堡內就能做完。所以其實許多嶧城地堡的人民,是缺乏穿戴防護服的概念的。

他們不知道這東西穿脫起來有多麻煩。

要讓他們來地面生活,每天都要穿著防護服行動,估計許多人都會覺得麻煩。

聽聞柏舟這樣一說,葉馳不得不承認,地堡真的比地面生活區方便。

“要上地面生活,嶧城01號地堡需要將整座東山都治理成無輻射區域。以此才能達成你們現有的便捷。”路過的小圓柱機器人插話道,“更大的問題在天上。”

“天上怎麽了?”葉馳茫然道,“天上不就是會下酸雨嗎?躲起來不行?”

“放射性塵煙。”律恒平靜地開口,“天上的放射性塵煙才是影響生活的最大問題。”

他們可以把抗輻射菌灑滿地面,也可以把這個東西鋪滿東山。可他們沒有辦法讓這些抗輻射菌飛上天,去解決天上的放射性塵煙。

葉馳忍不住看向了聞柏舟:“小聞……你們那邊有沒有什麽辦法?”

“以聞先生的年齡推斷,當前年代沒有可靠的科技技術,可以解決核輻射塵與火山灰的沉降問題。”小圓柱機器人冷靜地說。

葉馳聽得嘆息連連:“難辦。你們就算搬進來,也挺難辦的。”

小圓柱機器人慢吞吞地回答說:“一步一步來,總會變得更好。”

已經建立好的四棟回字樓安然矗立著,不遠處第五棟樓也用極快的速度建設好了第三層,起吊搬運車正在緩緩開過來,配合著機器人們進行建築封頂。

那起吊搬運車裏沒人,應該也是青鸞在操作。

澤城,確實如青鸞計劃的那樣,正在一步一步變得更好。

幾人在澤城忙碌了三天,時間快到時,律恒就先一步帶著聞柏舟駕駛著戰車回了澤城邊緣,其他人則在後面開著老頭樂慢吞吞地走。

時間一到,聞柏舟馬不停蹄地打開了大門。

戰車回到別墅後,嚴峰一邊叫著人給戰車裝載物資,一邊讓人把空蕩蕩的老頭樂運輸車開去倉庫,又看著律恒他們開著老頭樂出發。

這次開門的時間,只夠他們將剩下三十五棟回字樓的模塊運走。

剩下的別墅模塊、書籍以及其他物資,還得等下一次開門。

而今天,蔡宗河也沒有精力去關注地面生活區的問題。

他今天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養殖船上。

養殖船是澤城最重要的船只之一,這是當年碼頭上最常見的海洋魚類養殖船。養殖船是十萬噸級的大型智慧化養殖漁船,一年大概能生產三千噸的各種魚類供澤城人民食用。

包括澤城對外交換的魚油,也在這艘船上。

這是整個澤城最關鍵的生存船之一,所以一聽青鸞說養殖船的排水系統有些故障後,蔡宗河連飯也沒吃,就趕了過來。

跟著他一起上船的,還有排水系統的工程師們。

因為不少魚類對水質有著苛刻的要求,所以養殖船上的水循環系統幾乎是馬不停蹄的工作了四十五年,這些年大大小小的維修做過無數次。工程師們一來,就根據報錯鉆進了循環站。

蔡宗河巡視著養殖船內的養殖艙:“青鸞,目前預估是什麽情況?”

“是進出水口報錯。”青鸞說,“初步估計,是沉積雜質引起的問題。”

養殖船裏擁有著那麽多的魚,又每時每刻都在抽取新鮮海水做降輻射處理。幾乎每個月都會因為沉積的雜質而引起一些問題。

上個月維修的時候,這方面已經有所警報,但負責維修的人似乎只把它當成了一次常規堵塞。

“已經有維修機器人下水清理。”青鸞說,“您不用太過擔憂。”

“先看看再說。”蔡宗河按捺住焦急,“養殖船不能出錯。”

他們澤城沒有別的肉類供給,一旦養殖船出了問題,哪怕擁有比以前更豐富的蔬菜,人們也極容易營養不良。

更別說養殖船能提供的魚油,這是他們澤城立足的重點。

在他們專心排查進出水口的故障時,地面生活區裏,又不知不覺地堆積起了一座座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