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一更】(第2/2頁)

葉馳聽了就笑:“都那樣了你還能看出神氣?可惜再神氣也沒用,石雕的神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

他感嘆了一句,從後視鏡裏掃了那顆龍頭一眼:“不過它好好的時候,可能真的很神氣。就是不知道以前長什麽模樣。”

說話間,戰車略過了只剩下石墩的高架。

聞柏舟透過車窗往外看,看見了密密麻麻幾乎數不清的建築殘骸。

這是他抵達2099以來,第一次見到這麽多的人類遺跡。

它們全都灰撲撲的,外形都不完整。在經過了轟炸與一輪又一輪的酸雨後,最完整的建築都剩不下一半。

表面的瓷磚也好、玻璃也罷,幾乎早已剝落。糊在鋼筋上的磚與水泥,也在雨水中變成了一團泥濘。就連最核心的鋼筋,也沒辦法維持最初的模樣。

偶爾遇見有零星的鋼筋張牙舞爪地穿破墻體,聞柏舟就知道那是近期才垮塌的建築。所以鋼筋才得以幸存。

“在城內行車得很小心。”律恒微微側過頭對他說,“那些沒有垮塌的建築,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垮塌。雖然13號地堡一直在做城內的清掃工作,但畢竟範圍太廣,有顧及不到的地方。”

“戰車加固過,隨便垮點什麽倒也不會出事。”葉馳開口說,“就是砸下來真的很嚇人,能不經歷就盡量不經歷了。”

又給沿途的幾個補給點補充了抗輻射藥劑,最後在城內的一個中轉型小地堡短暫停留後。下午六點多,他們才終於走到了13號地堡之外。

與1號地堡那光華璀璨的第一面相比。13號地堡看起來出乎意料的樸素。

它就像一個運行得非常好的園區。

一眼望不到頭的高大圍墻將這座地堡牢牢地包圍,圍墻之上立著的鐵網似乎通著電,時不時地就能看見上面炸起一點微小的火光。

在出入口確認過身份,圍墻的機械大門才允許他們通行。

穿過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棟棟小樓。這些樓只有兩層高,每一棟都修建得很長,一排排地排列在園區內部。只是每一個房間的窗戶都很小,裏面有奇怪的紫光透出來。

“13號地堡缺乏大片土地,不缺乏電力,也不缺化工生產線。所以種植區采用了這種植物工廠的形式。”律恒介紹道,“這種工廠樓兼具了宿舍與植物工廠的功能。居住在樓裏的人要負責一整棟樓的植物種植工作。”

聞柏舟點了點頭。他隔著車窗看著外面一排接一排的小樓,覺得這也是個解決之道。

13號地堡依靠的是當初還未點火的小型化商業聚變堆發展起來的,往地底探索的能力天生就比01號地堡要弱一些。

先用塗滿了抗輻射塗層的建築安置一部分人,之後再慢慢往下挖掘,才是合理的方式。

“如果下雨的話,外面這些房子怎麽辦?都塗了抗酸雨塗層嗎?”聞柏舟問。

“現在差不多是這樣。”葉馳說,“以前麻煩些。如果有了下雨的苗頭,看見天上支出來的纜繩沒?抗腐蝕的特殊材料做的。以前就得把重點區域撐個傘,別的地方也就顧不得了。”

“所以那時候植物工廠全擠地下,地面建築都是人。他們這兒能好好的發展起來,也不容易。就那個小聚變堆,要是能挪走,我猜他們全地堡的人都得喊著搬家。”

“現在好多了。”律恒說。

“可不是。”葉馳說,“現在地下也早就修起來了,各個工業區也運行得很好。實在很難就往地下轉移。再怎麽著也能活著了。”

他說著踩下了刹車:“到咯。”

眼前是一棟八層的回字形建築,回字的中間部分用了大片的玻璃充當了擋雨采光的天井。

戰車停在了回字形的入口處,幾人跳下車,與13號地堡出來的人對換物資。

他們帶給13號地堡的,是常規的抗輻射藥劑、日用藥品與一部分白砂糖。而13號地堡會和他們交換一部分的日用藥品,植物工廠的營養劑以及新鮮蔬菜。

他們的密集型植物工廠每個月都會穩定產出大量的新鮮蔬菜,除了滿足自己地堡的日常使用,也會往其他地堡與補給點運送。

雙方互換了一波物資,13號地堡的工作人員探頭看了看中型運輸車,奇怪地說:“律隊,你們的運輸車沒清空,一會兒恐怕裝不下。”

“會清空的。”律恒說,“麻煩聯系一下陳老,就說律恒帶著柏舟過來了。”

那工作人員有些奇怪,卻還是回到辦公室打了個電話。

沒等多久,一行人就腳步匆匆地跑了出來。

為首的老人健步如飛,一見1號地堡的運輸車隊,目光如電般掃過所有人,所以一個箭步上前,精準握住了聞柏舟的手。

“你就是柏舟吧?我要代表我們13號地堡謝謝你呀。”陳老笑眯眯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