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更】(第2/3頁)

余星野和連生往沙發上一癱,默不吭聲地看著律恒與聞柏舟。

兩人站起身,聞柏舟問:“在哪裏?”

嚴峰想了想,說:“去樓下吧。這次人多,小會議室不方便。”

小別墅的地下室,聞柏舟甚至都還沒去過。兩人跟著嚴峰下了樓,才發現地下室也被分作了很多個區域。各個區域間用鋼門隔斷,看起來不像是一個家庭的地下室,反而像是什麽機構的保險庫。

三人在大會議室的長桌落座,不一會兒就看見一群頭發花白的老人被小戰士引了下來。

聞柏舟看著進來的老人們,不由自主地就挺直了背脊。

坐在他旁邊的趙教授笑道:“小聞繃這麽緊做什麽,又不是畢業答辯,我們這群當老師的不會為難你。”

“趙老師……”聞柏舟幹笑道,“我、我有點緊張。”

眼前這群老教授,有些是他認識的隔壁院系的教授;有些是他在新聞裏見過的院士;還有一些人無名無姓。可他們能出現在這地方,聞柏舟毫不懷疑他們都是隱姓埋名的大佬。

坐在這麽一群教授中間,他一個頭發染成栗色,還在腦後抓了個小揪揪的年輕學生,看起來特別不正經、特別不合群。

趙教授呵呵一樂,沖旁邊人介紹道:“這就是我們學校的小聞,聞柏舟。別看傻小子現在這幅鵪鶉樣,人家在藝術學院那可是獨一份的。”他說著比了個大拇指。

“我見過小聞的畫。”桌對面一個戴眼鏡的教授笑道,“老聞可寶貝了,辦公室裏掛了兩幅,見人就炫他兒子給他畫的畫。”

其他人或許是和聞教授相熟,聞言紛紛大笑起來。

老教授們沒自己想象中那麽嚴肅,聞柏舟漸漸放松下來。

見氛圍差不多,嚴峰就站起身道:“好了,現在各位院士、教授們也都到了,那我們就不浪費時間,先讓柏舟給我們講一講他帶回來的這些東西。如果有什麽遺漏或者對地堡表述的錯誤,還要麻煩律恒同志來仔細講一講。”

聞柏舟站起身,想了想才說:“那些鋼鐵箱子裏的資料,是龍夏第一座可控核聚變核電站的建設資料。然後還有那個電腦,裏面是資料的電子档。這批紙制資料還需要帶回去,所以老師們需要自行復印一份。”

“電子档在哪裏?”一位老教授問。

“我讓一個小同志拿給我,和金屬匣子放在一處了。”嚴峰說,“回去您就能看到。”

“他們信息是無線傳輸,不知道老師們能不能讀取。”聞柏舟說。

“這不是問題。我們可以把儲存器拆出來單獨連接。”那位老教授說完,又問聞柏舟,“除此之外,還有些什麽?”

“有一位老師的講課錄像。他是01號地堡那邊負責核工業課程的教授,01號地堡的聚變堆有他參與維護。13號地堡那邊有一個成熟的小型化聚變商業堆,也有這位教授參與建設。”聞柏舟說,“他說各位老師如果在實際建設中有什麽疑問,都可以向他提問。”

“人呢?!”老教授迫不及待地站起身,“在哪裏?”

“呃……他沒和我們回來。”

“哎呀,就該把人請回來的呀!”那位老教授急道,“這才是最寶貴的!”

嚴峰連忙道:“孫教授,空間通道的情況我們至今都沒摸索清楚,再貿然邀請人過來,不太合適。”

孫教授也反應了過來。他嘆息半天,才說:“有個課程也很好了。一個正確的方向能為我們節省大量的時間。”

“除此之外,還有抗輻射真菌的樣本與研究資料,還有超導材料的樣本,也一並都拿去一號樓了。”聞柏舟說,“而那邊目前最大的問題,我認為……應該是精神建設上面的。”

他將自己的地堡見聞與楊旗的囑托一講,原本還算輕松的會議室氛圍頓時沉重了起來。

好一會兒趙教授才開口:“該給的。不僅僅是城市風光,還有各種記錄片。記錄我們的先祖怎麽奮鬥的,記錄我們的城市如何建設的,記錄我們現在的人民是怎麽生活的。還有記錄那些野外風景的,都該給他們看一看。”

另一個教授皺著眉頭一揚手:“吃飽飯最重要!人要先打牢物質基礎,才能看重精神建設。在肚子都吃不飽的時候,多好的風光都沒意義。”

他說著轉過頭,看向長桌另一端:“他們的土地粘合劑,是不是老李的實驗室在負責?”

“小聞新拿回來的沙土已經送上分析台。”一個穿著深藍工裝的李教授說,“我的學生正在分析。一旦找到最合適的配比,會立刻進行大規模生產。”

“泥土確實是個大問題。種子是很容易出問題的,沒有健康的泥土,就算有健康的種子也很難種出滿意的東西。”皺眉的老教授勉強點了點頭,“我們可以支援他們任何物質,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