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高官之主。

好在運氣不錯,這樣一樁大案子,直到結案都沒有牽扯到辛家,居上大有死裏逃生的慶幸。

那日藥藤從外面回來,帶回了高存殷的消息,說:“鄜王今日押到西市上斬首了。城裏的人都去觀刑,我嚇得沒敢近前,專程繞開了走的。”邊說邊嘆氣,“其實又何必呢,這天下早不是大庸的了,憑他們幾個人,如何能復國。”

居上沒有答話,心下只是惆悵,自己與高存意兄弟很熟,高存殷比高存意還小兩歲。曾經的天潢貴胄,因意氣用事丟了性命,回頭想想,真是讓人難過。

所幸這件事已經了結了,她囑咐藥藤:“往後不要再提起了,萬一不小心說漏嘴就糟了。”

藥藤道是,把手裏的竹籃打開,裏面齊整碼放著鮮花香燭,這是準備去西明寺進香用的。

居上不知裏頭門道,隨意瞥了眼道:“那麽大的寺廟,難道還沒有香燭賣嗎,事先準備多麻煩。”

藥藤說:“小娘子不知道,寺廟附近的商戶賣的蠟燭燈芯不好,燒著燒著就滅了。還有這香,不是正經檀香,裏頭攙了別的東西,香味不純正。只有光德坊的香才是好香,王侯人家一般都上那裏采買。”

總之進香前做好準備,可以凸顯一片虔誠之心,佛祖看得見。

第二日一切就緒,大家便登車出門了,西明寺在延康坊,離待賢坊很近,只隔了一個坊院,前身是河間王舊宅,因河間王犯了事,這座宅邸便改成了寺廟。說來這西明寺是真大,足足占據了半個坊院,據說有房屋四千余,但照著居上去過幾次的經驗,想來還是有誇張成分的。

馬車慢悠悠前行,停在了崇賢坊北的直道上,從這裏下車走過去更方便,不必與別家馬車擠在一起。像拜佛進香這種事,向來是闔家女眷日常生活中的重頭,那日居上和母親說要去西明寺,只一會兒工夫,母親就召集了全家。

大家一起出動,倒也熱鬧,連不常出門的郡主都跟著一塊兒來了。

自從大庸被滅,豐寧公主被降了等,她就愈發把自己困在房裏不見人。這回大概是受了刺激,得知鄜王也不在了,她才覺得眼下的日子要好好珍惜,因為不知道什麽時候,自己可能也會變成刀下鬼。

正因為身份的變化,讓平時驕矜的郡主忽然懂事了許多,她甚至對楊夫人說,該去向送子觀音求子了。楊夫人很高興,畢竟辨之是長子,別人家長子這麽大的年紀早就有了兒女,自家因為娶的是公主,也不敢有什麽怨言。

現在平實過日子了,便重又有了指望,且楊夫人也從不拜高踩低,越是因為長媳亡了國,越是對她珍視。

阿娘只顧阿嫂,居上姐妹便可以行動自由了,雖然還在一處拜佛,沒有人一步一叮囑,頓覺放松了許多。

各自帶著貼身的婢女跪在蒲團上參拜,居上聽見藥藤嘴裏念念有詞:“大羅神仙,漫天佛祖,請保佑我家小娘子日後一帆風順,不犯太歲。小娘子結識了當今太子殿下,祈求佛祖,讓太子殿下對我們小娘子日思夜想,再過幾日上門來提親,讓我們小娘子入主東宮,重當太子妃……”

居上聽得直呼倒灶,合什更正,“佛祖只聽她前半句話就好,後半句當她開玩笑,不必理會。”

藥藤納罕地轉頭看她,“小娘子做什麽要打岔?”

居上閉著眼道:“不該求的別求,只求全家平安,無波無瀾就好。”

向上叩拜,萬分真誠。拜過之後起身讓到一旁,容後面的人許願。

藥藤還在嘀咕:“事已至此,何不往好處想呢。”

居上連看都沒看她一眼,“這等好事,還是不想為妙。”

嘴裏說著,心裏的憋屈和懊惱就擴大一倍。回想自己和太子第一次相見是在墻頭上,第二回 扮作婢女被他識破,還挨了阿耶的板子。第三次認錯人,被奚落……上次見面自己又穿著囚服大淚滂沱……老天,真是沒有一次算得上美好。

她是在家裏人面前許下過宏願,打算拿回原本屬於她的地位,可設想中初見太子,是在她做好準備的時候,讓太子一面驚鴻,然後順理成章發展感情。而不是現在這樣,回回灰頭土臉,不給人家留下好印象。

況且那個淩將軍……她是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的,憑什麽他就是太子。好吧,雖然他的樣貌氣度確實有儲君風範,但怎麽如此簡單就送到她面前來,想結識太子,應該突破萬難才對。

算了,反正自己已經沒有信心了,諸如當上太子妃之類的願望,就留到下輩子吧,這輩子平平淡淡活得像樣就行了。

從大雄寶殿退出來,居上又隨眾人去了西域萬佛堂,進門就發現聚集了好幾位貴婦,其中一人見了辛家的夫人們,立刻揚手招呼:“楊娘子……你們來得正好,敦煌郡征集供養人呢,你們可要參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