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身反骨,不是良配。

烈日炎炎,樹頂的知了叫得聲嘶力竭,尤其將近正午,即便是深坐高堂之上,也有隱約的熱浪撲面而來。

淩溯百無聊賴,等了許久,有些不耐煩。看看更漏,早就過了巳時,那位辛家小娘子還是不曾出現。

目光流轉,他望向堂下如坐針氈的金照影,慢悠悠地開口詢問:“你聽準了嗎,辛娘子果真要求見我?”

金照影鬢角的汗水順著輪廓蜿蜒流淌下來,太子一出聲,他便噤了噤,又忙不叠道是,“末將聽得很清楚,辛娘子說求見淩將軍,因為要去探望高庶人,特向淩將軍討主意。”

淩溯不再說話了,兩手搭起涼棚,抵在鼻梁上。饒是如此,那雙深邃的眼睛裏也透出絲絲涼意,目光所及,徹骨嚴寒。

時間緩慢流逝,日影也漸漸偏移過來,金照影心裏的不安在不斷擴大,他向上覷了覷,小心翼翼道:“殿下還未用飯,我看不必再等了,想必辛家小娘子被什麽事絆住了……這樣,末將差人預備飯食送來,殿下用了,先稍作休息吧。”

上首的人長出了一口氣,對白等了這半晌很是不滿。不過這點小事尚不足以讓他動怒,他慢慢站起身,吩咐金照影:“修真坊那裏,繼續派人盯緊。我得了線報,鄜州的高存殷這段時間不安分得很,暗裏糾集門客潛入長安,打算劫出高存意。”

金照影大覺錯愕,“高家氣數已盡,還在圖謀復國,豈不是雞蛋往石頭上碰嗎?”

淩溯涼涼牽了下唇角,這些多出來的瑣事原本可以不必發生,全是為了顧全所謂的名聲。

淩氏在北地厲兵秣馬多年,就是為了一舉攻克長安,取高氏而代之。改朝換代,要的就是鐵腕,擁立代王、奉崇慶帝為太上皇,這番委婉動作顛騰良久,到最後還是以自立為王而告終,難道這樣就能換個好名聲嗎?

招兵買馬、揮師南下,做了所有亂臣賊子該做的一切,即便長袖舞得再好,也不過粉飾太平。大庸民不聊生,改朝換代在情理之中,只要大歷治下能令百姓安居樂業,那就是功績。照著他的意思,城破之後囚禁高氏皇族,該殺便殺,該流放便流放,也算給了高家人一個痛快。但他父親,也就是當今聖上,嘴裏說著顧念舊情,容高氏一席之地,轉頭卻毒殺了崇慶帝,引得朝野暗中一片嘩然。

父子政見不合,這也難免,但淩溯懂得父親的用意,要將不信命的高家人釣出來,然後再名正言順鏟除,這就是帝王心術。

所以修真坊的高存意是個好餌料,等到沒有利用價值時,才可徹底棄用。只是沒想到,第一個來探望他的,竟然是辛家的女兒。

那個大軍進城時,在他眼皮子底下掛燈的丫頭,早就已經被記名了,她又擅闖修真坊,說不定帶著誰的口信。然而後來仔細查訪,確定她來前沒有與外人接觸,想從她這裏深挖的念頭也就斷了。結果前幾日又想再探高存意,或許這次多少與高存殷有關,誰知他抽出時間打算從她那裏探些虛實,等了一個時辰,她卻沒有出現。

罷了,其實三次接觸下來,看得出此人不大靠譜,不必妄圖從她這裏得到什麽消息。不過他是個小心眼的人,但凡她想辦的事,他偏有這個興致作梗。

陸觀樓,那個少年成名的才俊,至今還不曾婚配,那日燒尾宴她急匆匆趕來找他,想必是有私情。既然有私情,總要談婚論嫁,恰好淑妃的六公主到了適婚的年紀,陛下與皇後正準備為她擇婿,他只消稍稍一提及,這門親事就成了。

想起來也讓人高興,他很有興趣看看辛娘子那張驕傲的臉上流露出傷懷的表情,究竟是個什麽模樣,一定很好笑。說來也怪,東宮事務明明讓他忙得脫不開身,他卻還有心思扮什麽淩將軍,在身邊一幹親信看來,屬實怪異。

果然他的詹事就是這樣認為的。

何加焉推心置腹諫言:“殿下先前有重任在身,一直不曾婚配,是以大業為重。如今大業已成,萬民歸心,是時候該考慮一下自己的婚事了。況且陛下冊封殿下為太子,太子乃國之根本,早日育有子嗣,也是殿下為社稷盡心。殿下,辛家那位小娘子,我看甚好啊,殿下對她是不是也有幾分意思?”

淩溯聽後一哂,“辛家那位掛燈娘子?一身反骨,不是良配。”

何加焉不認同,“那怎麽能算反骨呢,分明是審時度勢,才智過人啊!殿下……”邊說邊盯著太子著臉,一手比了個空泛的動作,“殿下可有情竇初開之感?”

淩溯很是不屑,“情竇初開?宮端①想多了。不過忙完了繁重的政務,閑暇時候尋個消遣而已。”

“消遣也是殿下的情義,既是情義,就不該被辜負。”

到底是統東宮三寺十率府政令的人,說話果然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