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誰在夜幕外燒紙(第2/3頁)

神秘因子進入,改善他們的血肉特質,讓端粒變長,明顯是延壽了,細微到不可見的“雜質”等被大量的排出。

王煊靜坐,心中浮現各種經篇,在萬法消退的年代,希望找到自己的路。

他又研究起五色玉書,但皺著眉頭,感覺暫時真的參悟不了,晦澀難懂,甚至覺得有錯誤。

最後,他選定了那部金色的竹簡,畢竟,他曾練成了一部,從老鐘家裏得到的這部,也必須要解析出來。

在這個特殊的年代,他想從至高經文中找到出路,甚至可以說是——活路。

一年,兩年,三年……

在內景地中,王煊感覺像是過去了七年那麽久遠。

當然,這是精神感知的錯覺。

王煊始終枯坐,參悟老鐘家的這部金色竹簡。

別人每隔一段時期就會起身,他卻沉浸在這部經文當中,神思全部投入,像是與外界隔絕了。

竹簡上的字看不懂,他是以精神共鳴才捕捉到那些真義,這也意味著,經文很唯心,這些精神烙印像是一個宏大的世界,很難用言語去描述,去闡釋。

王煊在這部經文的世界中,行走了七年,思忖了七年,終於漸漸破開迷霧,看到這部經文的本質。

“難怪我覺得格格不入,這與另外一部竹簡完全不同。”

他從孫家得到的金色竹簡,側重於搏殺,講究精神根法為始,身體實踐,由肉身帶動精神來提升。

而鐘家的這一部,卻完全不同,簡直是另一個體系,讓人懷疑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這部講的是術法道。

它從源頭講解,各種超凡物質的運用,解析本質,由精神來排列那些因子,構建出最合理的“定式”,最大限度的發揮超自然之力。

它深入剖析,各種定式出現後,又被提升,被不斷推演,自然會誕生出一些極其恐怖的模型!

這意味著,術法的形成,神通的演繹,都是各種模型的完善,形成恐怖的構架,這條路確實很強,極其可怕。

這部竹簡,以精神卻構建各種超凡定式,鍛煉精神,最後是由精神帶動肉身跟著一起提升的。

“這是道法的演繹與形成過程啊。”王煊嘆道,這二十七塊竹簡十分逆天,必須要吃透!

不過,超物質終究是要消退,這篇經文還有用武之地嗎?

“能不能用其他能量物質代替那些超凡物質?”王煊思忖,估計很難,不能抱過大的希望。

“歸根到底,神話消亡,所有經篇都要失效嗎?”他輕嘆,繞來繞去,還是避不開這個局。

將希望寄托於他的內景地始終生機濃郁嗎?不能當真,至暗時刻還沒有來,真要到了那一天,萬一他的內景地也幹枯呢?這是非常有可能的。

就如同大幕中的絕世強者,現在依舊無比強大,可是卻被推演出,在未來注定要墜落,甚至成為凡人。

“不能氣餒,不管如何,我先走下去,立足前賢至高經文之上,才能更好的找到出路!”

這部經文確實神秘,博大精深,而且路數這麽的與眾不同,他嚴重懷疑,傳說中的四部金色竹簡不是一個時代的東西。

事實上,大方士兼擺渡人徐福也說過,石板經文、金色竹簡都很特殊,來歷不可考。

“排列超物質因子,按照竹簡所述,很難,因為需要摸索,不斷嘗試才可,要耗費大量的光陰,但我似乎可以更快!”

王煊突然發現,擁有精神天眼不需要那麽繁瑣,他能清晰地看透各種因子,沒有那麽麻煩。

“哦,經文中也有記述,擁有罕見超凡神眼的人適合走這條路,不然的話舉步維艱。”

顯然,竹簡中所提到的稀有要素,他完全具備!

王煊在這裏研究竹簡,排列神秘因子,嘗試排列超物質粒子,構建術法的簡單模型。

不久後,他的精神短暫回歸肉身,對著房間外的院落彈指,一團火光飛出,落在魚池中,呼的一聲,水霧騰起,焚燒幹凈,魚池熔化了,成為一汪巖漿。

到了他這個境界,原本就可以釋放雷霆,真火等,那是超自然的本能運用,但是現在經過他排列後的火光,威力更大,消耗的神秘因子更少!

“了不得啊!”王煊出神,心神大受震動,這意味著超物質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也意味著在同境界下他實力的提升。

他閱讀了各種經文,當中記載了不少術法、神通等,這些其實都是超物質被組合後的強強大構架的體現。

“前人留下的術法,神通等,都是超凡因子構建的標準模型,正好可以供我參考,進行印證!”

這條路極其璀璨,真要是吃透的話,解析的明明白白,同層次中他會怕誰?絕世強者墜落,如果境界相仿,他也不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