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捋清舊術史(第2/2頁)

《莊子·大宗師》曾有記:“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

後來,道教進行各種完善,從而也就有了引導、吐納等較為具體的法。

不然的話,按照老莊那樣的路來走,沒有多少人能修行,其經文典籍立的過於深遠,僅是起步階段就會攔住絕大多數人。

在此時期,道家將煉丹術推向一個高度,以各種秘法燒煉丹藥,服食後可化自身陰質,使之化為陽氣,道家純陽之說由此可見一斑。

“在這個階段,道家最重要的發現是,又找到一條秘路,堪比內景、天藥,名為尋路!”

所謂尋路,據說是要找到一條真實存在、可以在上面行走、可是普通人卻又看不到的路。

無需多想,真要尋路成功,那效果不亞於進入內景地,或者采摘到天藥,奈何歲月漫長,淹沒過往痕跡,而今沒人能尋到了。

王煊被唬的一愣一愣的,按照老同事的說法,舊術路在不斷變遷,縱然是璀璨的方士根法,有些也不見得適用了?

“根法適用,一直未過時,後世法也由它而起,是為根基,所以始終絢爛。但先秦竹簡法的中後篇,一般可做參考,不建議深入下去。我懷疑,在先秦時期很適用,但是後來可能發現了一些問題。”

隨後老陳又提及道家後面的法,道:“早期道家煉丹,采的是外物,煉的是外丹,日趨完善,所以稱作外丹術。”

隨著道教興起,逐漸鼎盛後,修行法門又變了,內丹術崛起。

“龍虎胎息,吐故納新為內丹。”這是古人對內丹最為直接的描述,內指身體內部,丹指人體精氣神結合而成的產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舊術路又迎來一次變革,內丹演化,後來演變成金丹,可成就元嬰等。”老陳一陣感慨。

這個時期,代表人物就是鐘離權、呂洞賓、陳摶等人。

“鐘離權考慮《參同契》,隨後又結合司馬承禎《坐忘論》,推演出內丹法。他的研究與功法記載在《靈寶畢法》、《鐘呂傳道集》中。”

老陳相當的有研究,說的頭頭是道,讓王煊與青木都聽的入神。

“再塑高峰,使之綻放絢爛光芒的自屬呂洞賓,他留下《呂公金丹秘訣》,將內丹法發展到金丹大道。”

王煊有些頭大,他有些明白,為什麽老陳早先不說境界了,舊術路確實復雜,多次拓展與變遷,各個時期的層次很難說清。

“同時,道教除了金丹練養,也發展出畫符等手段,變化多端,威能奇大,主要代表自然是以三山為主,龍虎山、茅山、閣皂山。”

“在道教中後期也發現一條秘路,可惜,說的很模糊,記載不清。”老陳搖頭,頗為遺憾。

“劍修是在金丹大道以後出現的吧?”王煊問道。

“是的。”老陳點頭。

王煊琢磨,這麽算的話,女劍仙的年齡能大致估量一下,她明顯算是後進,不是早期的老怪物。

老陳道:“同樣,我覺得後面的路也有問題,不然的話,不會到了近代就逐漸沒落與消失了。”

接著,他又提及佛門,一陣嘬牙花子,道:“老佛們,大多數都是棄肉身,這讓我有些方!”

甚至,他覺得對練舊術的人來說,有些忌諱,最終化虹而去,焚燒掉所謂的臭皮囊,總讓人覺得不安。

至於佛門所謂的“肉身菩薩”,留下的不過是死去的軀幹,供後人瞻仰,並不具備超凡特質,現在有關部門的倉庫裏還收藏著一些呢。

“我說的這些僅是舊術的主脈絡,並沒有說諸子百家等,比如疑似與方士同期的紅衣女妖仙,明顯絕世強大,估計根本不怕方士,甚至獵殺過最頂尖的羽化級方士。”

老陳說完後進行總結,道:“所以說,舊術路最輝煌的年代,根本還沒有到來,正在等著像你我這樣的人崛起!”

看著他一本正經的樣子,青木覺得,自己的師傅以後少不了被毒打,萬一那些古人還有活著的,不收拾他收拾誰?

然而他還沒有腹誹完,就看到王教祖鄭重地點頭,並且在那裏開口:“有道理,古有舊約,以後我立個新約。”

轟!

一道驚雷在蒼穹上爆炸開來,讓老陳嚇了一大跳,迅速改口:“老王,你懂不懂得尊重前賢啊?”

王煊看了一眼窗外,烏雲遮蔽了星月,居然陰天了,並開始下起大雨,他可不信那些鬼神。

老陳發現,原來只是天象有變,又淡定的閉嘴了。

王煊問道:“行了老陳,說一說你總結的境界層次,適應於古今的,該怎麽劃分?”

“第一個層次為迷霧,第二層次是燃燈……”老陳告訴他,這些層次所對應的路具有普適性,從先秦時期到如今,各方都在走,應該沒有任何問題與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