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簡並態材料的研究(第2/2頁)

說到工作,陳靜立即就變的認真起來。

開始詳細的向劉遠匯報起簡並態材料的研究來,最後更是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現在的科技還沒有發展到足以制造出簡並態材料的程度。

“盡管科學家技術的發展,似得我們可以在原子尺度上人工合成材料,像原子團簇、團簇材料、線性鏈、多層異質結構、超薄薄膜等等。”

“這些材料的特征是維數低,對稱性小,幾何特征顯著。”

“但是這也僅僅只是可能,真正操作起來的時候,我們是很難真正意義上的說從原子角度去打造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原子的單位實在是太小了,現在的科學技術頂多只能夠做到納米級別,原子比納米還要小的多。”

在這裏首先要說下原子、納米的大小,納米是長度單位的一種,一納米是一米的十億分之一。

1納米等於10個氫原子一個挨著一個並排一列的長度,但每一種原子的大小、直徑都是不一樣的,所以1納米可能等於幾十個其它元素原子的排列長度。

20納米差不多就相當於一根頭發絲直徑的三千分之一。

通常所說的納米技術,指的是在納米尺度,100納米到1納米之間的範圍內,研究物質所具有的特異現象和特異功能,通過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來創造新物質材料的技術。

而通常科學家們研究納米技術就需要用到掃描隧道顯微鏡,這種掃描隧道顯微鏡能夠放大千萬倍,使得科學家們能夠在納米尺度去研究微觀的世界。

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納米科技就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像納米電子學、納米材料學、納米機械學、納米生物學等等新科學家領域就不斷的湧現出來,也是取得了很多的突破和重大的科研成果。

像芯片領域,它就屬於納米電子學領域,也是得益於科技的突破,才能夠制造出幾納米級別的芯片來,讓計算機科技得以迅猛的發展。

“盡管上個世紀的時候,就已經有科學家利用探針移動了金屬鎳表面的氙原子進行組合,也有科學家在石墨、矽原子、硫原子、鐵原子等等進行了移動,甚至於還擺出了各種各樣的圖案。”

“但是這僅僅只是限於非常小的規模,原子數量都可以數出來的,大小也都在納米級別。”

“而且也僅僅只是很簡單的移動,也僅限於表明進行一些原子的排列構造,使得材料獲得一些特殊的能力。”

“想要制造出簡並態材料來依然是不現實,依然有著巨大的差距,最大的問題是沒辦法大規模、大批量的去制造。”

陳靜一邊說也是一邊直搖頭。

作為材料學領域的科學家和權威,她對於材料學的發展情況太清楚了。

星海科技這邊的科學家也能夠做到少量的移動一些原子進行一定的排列,可是說要制造出簡並態材料來。

在陳靜看來,現在依然不現實,還是不要去浪費人力、物力和時間了。

“嗯~”

劉遠仔細的聽完,也是點點頭表示了贊同,從原子角度去打造材料,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對於現在的科技而言。

如果是星際宇宙之中的強大文明是完全可以去開采白矮星、中子星,直接就可以獲得大量龐大的簡並態材料。

還有掌握空間技術的文明,可以直接利用空間壓縮技術,將一顆顆星球、小行星之類的給壓縮成為簡並態材料,大批量、大規模的制造出簡並態材料。

對於現在的星海科技而言,想要制造出簡並態材料來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但並非不可能。

“或許要等到磁能科技獲得突破之後才可以來制造簡並態材料。”

劉遠想到了磁能科技,對於宇宙之中的低級文明來說,開采白矮星中子星顯然是不現實的,這使用空間技術就更不顯示了,要制造簡並態材料,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利用磁能科技,利用強大的磁場來影響原子,打造簡並態材料。

除此之外,其它技術都很難大規模的制造簡並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