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無罪(第2/2頁)

……

襄王之事了結,長安城中陸陸續續回來了許多權貴,甚至是高官。

“奴仆出籍之事當如何?”劉擎和羅才在商議此事。

“下不為例?”羅才說道:“以前的只能放手,否則天下震蕩。”

“陛下的性子,怕是不會答應。且當年孝敬皇帝功敗垂成,陛下豈會放手?”

外界都覺得皇帝定然會選擇既往不咎。

氣氛終於緩和了些。

“讓他們去猜測。”皇帝在宮中笑道。

“陛下,貞王與庸王求見!”

皇帝一怔,“他們回來差不多半月了,朕倒是忘了要見他們一面。”

韓澤問道:“那奴婢去請了他們來?”

“說了無需自稱奴婢。”皇帝蹙眉,但韓澤卻笑道:“奴婢自稱了半生奴婢,讓奴婢改,卻改不了了。”

“家宴吧!”

秦王令人去告知皇後,下午家宴。

隨即貞王二人也得知了消息。

當日下午,二人進宮。

“宮中人少了許多。”貞王說道。

帶路的內侍笑道:“陛下放了不少人出宮。”

貞王和庸王交換一個眼色。

這個小老弟,很是離經叛道啊!

二人被帶進了殿內,卻見皇帝一家子都到了。而且還有他們的熟人……怡娘。

“見過陛下!”

二人借著行禮仔細看了皇帝一眼。

皇帝給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一雙眼眸,深邃,看似含笑,可卻讓人覺著有無盡威嚴蘊藏在其中。

像誰?

貞王想到了孝敬皇帝,二人之間大約有三成像,那麽剩下的,多半便是像那位黃奉儀了。

庸王當年見過黃氏,仔細回想了一下,發現皇帝和黃氏長的頗像。

子肖母有福氣,這是民間的說法。

“免禮。”皇帝含笑道。

韓澤過來,“二位大王請坐。”

皇帝坐在上首中間,皇後和太子,以及德王在另一側,貞王和庸王便坐在她們的對面。

“見過皇後,見過太子。”

兩邊行禮,隨即坐下。

“當初楊略把朕帶出長安時,想來你二人的日子也頗為艱難。”皇帝說道。

貞王沒說話,庸王說道:“阿耶去了之後,有人彈劾,說當把臣和二兄幽禁起來。幸而阿翁沒答應。只不過即便如此,我二人也不得出門。”

“直至宮中有人自盡。”貞王幽幽的道。

“有人自盡?”皇帝擺擺手,示意暫緩上酒菜。

“是。鴆殺了阿耶沒幾日,帝後就恢復了大半,隨即令人查下毒之事。剛查到了一個內侍,那個內侍便自盡的……”

畏罪自盡也說得通啊!

韓澤覺得線索估摸著就此斷掉了。

“阿翁卻令人仔細查探,結果發現,那人不是自盡,而是……他殺!”

還有人在背後……韓澤毛骨悚然。

“阿耶去了,若是他令人下毒,那麽,此刻那些人必然是一團散沙。”庸王說道:“阿翁和祖母頓時大怒,當即令人嚴查。”

“可查來查去,卻未曾找到線索。阿翁再度病倒,祖母接手朝政。二人不知如何商議的,竟然破例令刑部和大理寺查案子的好手進了後宮……”

韓澤給皇帝解釋道;“歷來宮中發生了什麽案子,都在內部解決。就算是查不到也不會讓外人插手。”

“朕知曉。”

這有些家醜不可外揚的意思。

後宮多齷齪事,所以才有後宮之中陰氣重的傳聞。一旦被外界得知,帝王威嚴將會大打折扣。

為了保持威嚴,古往今來的帝王都在這方面下了苦工,一句話,神秘就對了。

皇帝問道:“可查出來了?”

貞王眯眼看著皇帝,“臣是在數月後得以進宮,這才知曉……那些查案好手進了後宮之後,順著那個被滅口的內侍查到了些蛛絲馬跡。一路順藤摸瓜,竟然尋到了一個嬪妃那裏。”

嬪妃?

皇帝眼中多了異彩,“當初阿耶被汙蔑調戲父妃……”

他仿佛看到了背後那人在獰笑。

“那個嬪妃沒等他們拿人,便用腰帶把自己吊死在寢宮之中,這次是真的自盡。”

貞王咬牙切齒的道:“那個賤人若是不自盡,也難逃一死。”

“她是想以死保住家人。”庸王冷笑道:“可帝後大怒,當即抄沒她家,全數流放蠻荒之地……”

“那個嬪妃與阿耶可有關系?”皇帝問道。

貞王搖頭,“那個嬪妃的兄長,曾在阿耶身邊為文書,因犯錯被逐。”

“那個嬪妃自盡前寫了絕筆書,其中一句是……”庸王說道:

“太子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