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三不足(第2/3頁)

若是沒有這一戰,秦王的討逆便是內戰。

有了這一戰之後,秦王便是堂堂正正的中興之主,再造大唐的雄主。

武皇退位,李元登基後,把孝敬皇帝的神主送進了太廟。只是等武皇駕崩後,就把神主移了出來。按照當時的輿論分析,李元父子此舉是想糊弄武皇。

可李泌發動宮變登基後,又再度把自己伯父的神主送了進去。直至秦王在北疆自爆身份,這才再度遷移了出來。

“開國帝王可追封祖上三代為帝,如此,殿下把孝敬皇帝的神主移入太廟,老夫以為,並無不妥。你等以為如何?”

“我等無異議!”

官員松了一口氣,“那武皇呢?”

武皇的事兒比較復雜。

你要說武皇是個昏君,那是昧良心。

可這是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人做帝王,統禦一群老爺們,這對於男人來說不可接受。

武皇剛駕崩時,李元父子故作孝順姿態,便逆了群臣的意思,把武皇的神主送進了太廟中。

隨後便是大清洗,令群臣人人自危,武皇的神主事件漸漸淡去。

等李泌發動宮變繼位後,第一件事依舊是大清洗,接著便把武皇的神主移出了太廟。當時這個舉動可是贏得了朝中群臣的一致贊同。

羅才低聲道:“殿下怎會想著把武皇的神主移進去?說句不該的,孝敬皇帝當初的遭遇,和宣德帝、武皇也有關聯。按理,殿下順水推舟就是了。何苦呢這是!”

在眾人看來,秦王和皇室的關系並不密切,反而因為父親孝敬皇帝的遭遇,應當對皇室,包括自己的祖父母有些不滿才是。

如此,武皇的神主不入太廟,秦王該暗喜才是啊!

“問問?”韓紀說道。

“也好。”

禮部的官員小跑著回去。

“殿下,群臣贊同把孝敬皇帝的神主移入太廟。不過……”官員偷瞥了秦王一眼,“群臣對武皇神主入太廟有些……異議。”

“是武皇做的不好?”秦王看著那些神主,“大唐立國數百年,帝王數十,能比肩武皇的有幾人?若非武皇大興科舉,打擊世家門閥,大唐興許等不到孤起兵,便被楊松成等人滅了。僅憑此功,武皇就羞煞了那些須眉。告訴他們,男人,別為了自己的臉面昧良心。速去!”

官員一路小跑,大冬天的,滿頭大汗轉述了秦王的話。

一群官員聽的老臉通紅。

你要說武皇做了什麽天怨人怒的事兒,那還真沒有。

就是秦王所言的牝雞司晨,而且幹的不比男人差,甚至是更好。

於是一群男人就接受不能,從正史,從野史,從各種文集詩詞中去抹黑武皇。

若武皇真如此不堪,哪來李泌的好日子?

“劉公……”

劉擎面對眾人的目光,指指已經明晃晃的太陽,嘆道:“要登基啊!”

再折騰下去,難道要等到晚上登基?

眾人這才發現時辰不早了。

這是故意的……赫連榮目光炯炯,低聲對韓紀說道:“殿下挖了個坑,把群臣給埋了。”

“你我也在其中!”韓紀唏噓道。

“諸位,先如此吧!可好?”劉擎說道。

眾人七嘴八舌,最終妥協。

官員松了一口氣,再度小跑回去。

接著,禮部官員從太廟署中翻找到了武皇和孝敬皇帝的神主,飛快清洗幹凈,送進了太廟中。

秦王接過神主,親自擺放在宣德帝的神主之下。

他拍拍手,說道:“一家三口,這下算是團聚了。孤也不知阿翁和祖母究竟喜不喜歡。不過,阿耶想來是歡喜的。”

宣德帝駕崩後,武皇掌控朝堂,直至後來自己登基。在此期間有些緋聞,秦王也不知真假。

所謂夫妻情深,得白頭偕老才行。一方走的早,另一方難耐寂寞,便尋了伴侶。如此,當年的海誓山盟就成了個笑話。

不過想到宣德帝的女人不少,秦王就覺得這對夫妻也算是各取所需了。

朱雀對此的看法是:所謂夫妻,不過是人生太過艱難,一個人實在是過不下去了,於是便給自己尋個伴。相攜著走下去。

秦王的目光從宣德帝那裏緩緩而下。

武皇……孝敬皇帝。

禮部官員輕聲道:“殿下,該祭告祖宗了。”

按照規矩,秦王當對祖宗神主行禮,然後念誦禮部花了大力氣寫的祭文。

秦王退後幾步。

官員側身而立,微微低頭。

氣氛肅然。

秦王把蒲團移到了一邊,正對著孝敬皇帝。

官員覺得不對……

秦王跪在蒲團上。

秦王微笑道:“阿耶,當年你對一個繈褓中的孩子抱以厚望,在我想來,便是壯志未酬的一種悵然和不甘。今日我來了,便是想告訴你,你的壯志,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