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看不見刀光劍影的廝殺(第2/3頁)

“是。”

密諜們出發了,有男有女,甚至還有老嫗。

“恭喜大王!”

賀尊回身行禮,“此事一成,大王便洗清了身上的汙點。此戰大義在手,焉能不勝?”

“恭喜大王!”

眾人道賀。

石忠唐感慨的道:“此次出征,本王剛開始意氣風發,覺著就算是天下人一起反對,本王也能一起鎮壓了。後來孤才知曉大義的要緊。名不正言不順,就算是一路順遂,可但凡有個挫折,便會一蹶不振。李泌此舉,便是雪中送炭。能助本王逆襲秦王。來人!”

“在。”

“設宴,本王與群臣共賀!”

……

包冬回到了自己的值房。

“包主事,有您的書信。”

一個小吏送來了書信。

包冬打開,是父親的信。

他的父親一直留在長安。當初在北疆站穩腳跟後,包冬曾寫信回去,讓父親北上和自己團聚。

但包冬的父親卻拒絕了,理由很簡單:長安便是老夫的根,離了長安,老夫便沒了魂。

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這便是包冬父親的意願。

隨後叛軍占據長安,包冬心急如焚,請了去長安的密諜代為打探消息。後來得知父親無礙,他還在玄學跪了半日酬謝神靈。

後來他才知曉,原來自己在長安和南疆叛軍的眼中,就是個可有可無的人物。

一個主事罷了,哪裏值當對付他?

故而他的老爹也因此逃過一劫。

但秦王說過,你們的名字無人知曉。

但,你們的功績將無人不知。

現在,是時候了!

包冬放下書信,在信中,父親很是歡喜的說,如今北疆軍入主長安後,有人去探問了自己,說是秦王身邊的侍衛。

噓寒問暖之余,還送上了慰問品。

老父那等歡欣雀躍的心情躍然紙上,包冬知曉,這是父親在為自己歡喜。

秦王看重,這便是前途無量啊!

但老父最後卻隱晦的指出,和裴儉等人聞名天下不同,老夫的崽卻不為人知。

——老夫久病,心中就一個念想,我兒何時能光宗耀祖。如此,老夫到了地底下,也能與祖宗自誇。

祖宗,是每個大唐人的精神歸宿。

包冬思忖良久,說道:“來人。”

一個小吏進來,行禮,“主事。”

“召集他們議事,另外,請錦衣衛的人列席。”

“是。”

錦衣衛,捷隆正在發牢騷,“傳遞消息這等事我錦衣衛最在行,殿下卻交給了包冬。”

赫連燕在處置公事,聞言說道:“少發牢騷,最近長安那邊可回來了不少人,這些人不滿殿下,要盯緊了。”

“是。”

如安進來,“指揮使,方才包主事那邊令人傳話,說請我錦衣衛的人去列席議事。”

“聽聽!聽聽!”捷隆不滿的道;“列席議事,這便是讓我錦衣衛帶著耳朵去,嘴巴留下。”

“你去。”赫連燕指著捷隆,“另外,少給我惹事,否則,剝了你的皮。”

“是。”

捷隆心不甘情不願的去了。

包冬坐在上首,下面是他的屬官,捷隆孤零零一人坐在側面。

“偽帝遣使去了南方,殿下推測,必然是赦免石逆。石逆由此便從叛逆變成了忠臣。外界輿論必然轉向。”

包冬說道:“大戰方興未艾,這一手打的便是士氣,打的便是大義。一旦讓偽帝與石忠唐得逞,殿下與我北疆軍便被動了。”

捷隆忍不住說道:“滅了石忠唐就是了。”

“石忠唐當初也是如你這般想的,如今卻成了過街老鼠。”包冬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殿下說,這是一場看不見刀光劍影的廝殺,可卻重若山嶽。”

“名正則言順,偽帝這一手說實話,不賴。”偽帝的權術手段令包冬也頗為驚訝,“叛軍那邊必然在準備散播謠言,而我等要做的便是搶先一步。”

有人舉手,包冬頷首。

“主事,下官建言,可揪住石忠唐不放。”

“主意不錯,不過,不夠全面。”包冬說道:“此戰,主要不在石忠唐,而在偽帝。唯有讓天下人明白偽帝的虛偽與無恥,方能占據主動。”

包冬看著捷隆,“我聽聞錦衣衛的密諜如今密布南方,還請晚些發動。”

捷隆心中別扭,但赫連燕警告在前,他不敢違背,“好說。”

“你等當這般說……”

……

松州。

松州最熱鬧的地方是菜市場。

每日清晨,婦人們挎著籃子,或是背著背簍就來了。

這個時節沒有新鮮的菜蔬,也就是能買些菜幹和肉類,以及水產品。

當然,還有肉幹熏肉等。

一群婦人聚在一起,中間,有個女人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