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四處下注(第2/3頁)

看著那些恭謹的軍民和官吏,他躊躇滿志的對韓石頭說道:“這是一個開端。朕當在蜀地練兵,待機而動,滅了那個孽種。”

“陛下英明。”韓石頭贊道。他看著偽帝的後脖頸,看了許久。

晚些,皇帝去尋楊松成商議事情,韓石頭得了空閑,就下馬歇息。

孫老二來找他,“哎!先前你看著老狗的後脖頸作甚?”

“咱在想,如何能一刀把他的腦袋給砍下來。”

……

孫老二楞了一下。“那是殿下才能做的事。”

快意恩仇誰不想呢?

但正主兒不在這裏。

“是啊!”韓石頭有些遺憾,“咱一直在忍,有時候忍不得了,便掐著手心。”

他張開手,手心那裏深深的指甲印。

孫老二搖頭,“換了咱在老狗的身邊,怕是也難忍。對了,殿下那邊可有消息?”

“說是在籌備南下。”韓石頭說道:“殿下若是能滅了石逆,那便是眾望所歸,中興大唐。”

“中興帝王,那可是僅次於開國帝王的存在啊!”孫老二很是歡喜。

……

“國丈在關中的人手可否弄些來蜀地?”

皇帝和楊松成在一起喝茶。

楊松成面色平靜,“陛下不知,那孽種的人馬進了關中後,對關中看守頗嚴。特別是往蜀地的方向……”

皇帝隨意說了幾句話,便說乏了。

“臣告退。”

出了皇帝駐地,外面淳於山等人在等候。

“可是有事?”

楊松成冷笑道:“他想要楊氏的人手,真當老夫是傻子不成?”

鄭琦說道:“那便不給。”

“不。”楊松成搖頭,“要給。”

鄭琦:“……”

“所有人都能回關中,唯有老夫不能。”楊松成說道:“老夫與那個孽種多次交手,彼此之間的仇恨無法解開。既然如此,好歹,得給陛下聚聚人氣。”

“不過此刻不會給他。”楊松成說道:“再有……千年楊氏,不能在老夫的手中覆滅了。”

他看了一眼淳於山,二人都和李玄有過恩怨。

“老夫不會去關中。”淳於山說道。

“好。”楊松成說道:“老夫已經去信家中,令大郎接手楊氏。”

這是世家門閥應對危機之道。

淳於山說道:“老夫也是如此。”

楊松成的大兒子是楊新相,次子卻死於衛王之手。

淳於山的大兒子是淳於典,此刻便在關中。

……

“曹先生,楊氏來了。”

曹穎滿頭霧水的接到消息,帶著人出了皇城。

皇城外。

楊新相恭謹的行禮,“得知殿下將率軍南下平叛,楊氏感佩不已。老夫無能,不能為殿下廝殺,唯有這點心意。”

他指指身後。

車隊浩蕩。

大車上裝滿了糧食。

曹穎眯著眼,“老夫需請示殿下。”

“又有車隊來了。”

這次來的是淳於氏的車隊,新任家主淳於典帶隊。

“這是淳於氏的一點心意。”

長安人都看到了,嘖嘖稱奇。

“原先他們和秦王是對頭,潁川楊氏更是被殿下羞辱,這是……反轉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啊!”

“那麽多糧食。”

……

“殿下,關中整編了四萬人馬。”

張栩的動作很快,從那些脫籍的人口中招募了四萬勇士,如今正在操練。

“好!”

這不只是多了四萬人馬的好處,而且還有象征意義。李玄很是歡喜,“嘉獎曹穎。另外,把消息傳到各處。”

這是個風向標,告知世人:關中臣服了。

包冬最擅長這等忽悠,當即帶著人出發了。

“殿下,長安來人請見。”

曹穎的使者來了。

“殿下,楊氏與淳於氏的家主都換了。”

“哦!”李玄譏誚的道:“當初的膽子呢?”

“楊氏與淳於氏獻了大批糧草,隨後不少大族紛紛跟風。如今長安糧草堆積頗多。”

使者說道:“曹先生不敢擅作主張,令下官來請示殿下。”

“當初偽帝若是能有糧草,也不會強令竇重出關與石逆決戰。缺糧以至於竇重兵敗,偽帝遁逃。如今,這些人卻主動獻糧,真是令人唏噓啊!”

韓紀嘆道。

赫連榮說道:“此一時,彼一時。此刻殿下聲勢浩蕩,如大潮不可阻擋。世家大族能存世數百年,乃至於上千年,靠的可不只是錢財,而是腦子,以及取舍。”

韓紀點頭,“先換家主,隨後獻糧,這不但是示弱,更是臣服的姿態。想來,獻糧是在皇城之前人最多的時候。”

使者說道:“正是。”

這便是鼓動輿論。

看呐!

楊氏和淳於氏認栽了,願意臣服秦王,而且主動獻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