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讓你久等了(第2/3頁)

將士受傷的次數越多,經驗就越豐富。

將領們最看重的便是這等老卒,一個老卒能頂十個新卒。而一個老卒也能帶十個新卒。

所以,楊玄定然會等這批老卒歸隊,才會大舉南下。

“開春!”一個將領說道,同時看了魏忠一眼。

楊玄威脅要出兵南下,最尷尬的便是魏忠。

竇重說道:“急報長安,另外,令大軍收拾,隨時準備起行。”

內侍炸了,“沒有陛下的吩咐,你敢退兵?”

竇重冷冷的看著他,“將在外。南疆軍久候不至,長安大軍獨木難支。你還看不出來嗎?楊逆想用長安大軍威脅北疆為由起兵。”

既然長安大軍不敵北疆軍,那麽留在這裏作甚?

竇重深吸一口氣,“派人去桃縣,和楊逆交涉此事,務必要探清他的態度。你去!”他指著內侍。

“憑何是咱?”內侍一蹦三尺高。

竇重說道:“就憑你是陛下的人。”

在這等時候,皇帝的使者,這個身份最好用。

內侍百般不願,竇重拔出橫刀,冷笑道:“十息,滾!”

“竇重,咱要去長安告你!”

內侍叫做馬昆,是皇帝得用的內侍,此次出行監軍,本以為是美差,沒想到最後攤上了要命的事兒。

他仔細盤算了一番,若是論聖眷,他不怵竇重。但大勢之下,若是他不答應,回去皇帝也饒不了他。

竇重啊竇重!

“咱記著了!”

馬昆進了自己的房間,坐了一會兒,令人把隨行的鏡台樁子袁雲叫來。

袁雲是個機靈的,知曉此刻馬昆心情不好,進來就說道:“兩軍交戰,不殺來使。您放心。”

是啊!

咱怎地就忘記了這個。

袁雲心中一松,馬上就想到了立功的事兒。

“鏡台在北疆有多少密諜?”

“不少,您的意思……”

“楊逆既然準備謀反,那些密諜留下何用?盡數起用。”

馬昆陰惻惻的道:“其一,傳謠,就說楊逆和北遼余孽勾結,就是那位大長公主,準備謀反。其二,不惜一切,刺殺楊逆!”

袁雲只是想了想,就悚然而驚,“楊逆身邊有一群大漢護衛,頗為兇悍,刺殺,難啊!”

馬昆看著他,“難?”

袁雲低下頭,馬昆冷冷的道:“咱此行能指揮你等,趙三福難道沒說?”

袁雲苦笑,“那些兄弟不易……”

“陛下更不易。”馬昆說道:“造謠,激怒他。人一怒就容易犯錯,尋機刺殺。事成後,趙三福都得為你讓道。”

袁雲神色掙紮,馬昆拍拍他的肩頭,“難道不想榮華富貴?難道你就想一生屈居人下?連咱都想努力一番……何況你還有妻兒。”

袁雲用力點頭,“就聽您的!”

“這,不就對了嗎?”馬昆嗬嗬嗬的笑著,“這人活著作甚?就是要壓著別人,就是要讓別人跪著叫咱耶耶,你說是不是?”

……

桃縣。

冬天丁大娘的胡餅生意要差一些,不過好在她有爐子烤火,能少受罪。

即便如此,每年到了冬天,她的手會皴裂,耳朵也會生凍瘡。

早上剛開烤,錦衣衛就來了一個人,“來三十個!”

實際上丁大娘最大的客戶便是錦衣衛,在別人眼中兇神惡煞,形同於閻王的錦衣衛,在丁大娘的眼中卻是財神爺。

“好勒!”

丁大娘一邊做,一邊問道:“昨夜又值守了?”

錦衣衛笑道:“最近忙。”

“年底了,是該忙。”丁大娘笑道:“國公凱旋,這北疆也該過幾年安生日子了。”

“安生?安不了。”錦衣衛說道。

“怎地?”丁大娘擡頭,用火鉗指指南邊,“那邊不消停?”

錦衣衛點頭,“大軍就在邢州,擔心了?”

丁大娘搖頭,“國公在,我擔心什麽?再說了,國公真要動手,奴一火鉗便能打死那些蠢貨。”

“是這個理。”錦衣衛笑了笑。

這時客人多了起來,有人聞言說道:“那些看門狗正事不做,還和北遼勾結,就該打。”

“那是朝中的人馬呢!”有人卻懾於大義名分,不敢說皇帝的壞話。

“朝中的人馬你也得做人事不是。”有人譏誚的道。

“可他們沒動手啊!”

“等他們動手就來不及了。”

晚些,這裏的辯駁就傳到了楊玄的耳中。

“百姓對長安大軍頗為不滿。”

赫連燕說道。

楊玄抱著楊老二,有些懶洋洋的坐在書房中,“都覺得該太平了?”

“是!”赫連燕說道:“百姓都說沒了對手,咱們北疆就該太平了。”

人心思定,如何在這個局面下鼓舞北疆軍民的心氣,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