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國丈(第2/3頁)

是了!

唯有如此,阿寧才能得到楊玄的尊重。

否則一個把娘家看的比夫君大業還重的女人,如何能站穩腳跟。

“子泰如今是什麽想法?”周勤問道。

“國公會先袒露身份,營造輿論。”這些事兒早些時候就商議過,那時候曹穎還在北疆。

“也是。”周遵說道:“一旦袒露身份,必然會引發天下震動。隨後,天下人會做出抉擇。”

孝敬皇帝的兒子出來了,說要為父報仇。

在百姓的眼中,這等事兒就像是另一個世界的肥皂劇,看熱鬧可以,站隊大可不必。

“難怪他要隱忍。若是早些時候就袒露身份,天下人興許會同情,卻也會覺著子泰會給自己帶來大麻煩。”

周遵對女婿的隱忍,以及對時機的把握贊不絕口。

“此刻子泰一統北方,而天下卻民生困頓。”周勤說道:“皇帝昏聵,天下人只是懾於大義名分而不敢叱責。

子泰此刻一出……論治理,他把北疆治理的井井有條,陳州被譽為塞外江南,北疆民生更是令人艷羨。

論武功,子泰一掃北遼,大唐數百年絞盡腦汁都無可奈何的死對頭,竟然被他滅了。這份武功,羞煞了那條老狗。在天下人的眼中,子泰才是英主啊!”

“百姓會期冀著英主來改變自己的困境。”曹穎說道。

百姓關切的是衣食住行,關切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至於什麽貴人的八卦,茶余飯後扯個淡就是了。

你要說哥是正統,可你所謂的正統,不及百姓碗裏多一片肥肥的肉。

人啊!

最怕的便是高估自己,否則站得越高,跌的越痛。

周勤明白這個道理,但沒想到的是,楊玄這般年輕,竟然也如他這等老人般的看透了人心。

於是楊玄隱忍,一直在北疆埋頭苦幹。

北疆從一個苦寒之地,漸漸變得富庶。北地那些人原先看不起北疆,可當他們變成流民時,竟然無處容身。最後還是他們看不起的北疆敞開懷抱接納了他們。

到了北疆後,他們才發現,原來自己看不起的北疆,早已今非昔比。

北地的流民越來越多,隨著北疆口碑的變化,紛紛流入。

漸漸的,楊國公善於治理的好名聲就不脛而走。

武功卓絕,治理了得……

“再看看如今的天下,流民越來越多,百姓的日子越發艱難。朝中還準備擴軍二十萬,那要多少錢糧?那些錢糧從何處來?”

周遵譏誚的道:“世家門閥自然不肯出力,於是只能去剝百姓的皮。”

肉食者啊!

他們寧可把錢財帶到地底下去,也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直至天下板蕩,當亂軍沖入家中時,一切都成了泡影。

那時候,錢財只是惹來殺身之禍的禍害!

曹穎心中冷笑,“國公的意思,周氏這邊可有打算?若是去北疆,此刻長安之外有一隊人馬在等候,可護送周氏走小徑北上。”

周勤看看兒子,幹咳一聲。

曹穎起身,“老夫去更衣。”

仆從進來,帶著他出去。

等他走後,周遵搖頭苦笑,“阿耶,我依舊無法相信此事,可卻又不得不信。”

“老夫想了子泰前些年的舉措,當時看來太過執拗,甚至是愚蠢。此刻看來,皆有深意。”周勤說道:“若是假冒,一個元州鄉下小子哪來的本事,能令曹穎等人依從?

那些大漢何等的修為,道左相遇,竟然納頭就拜。

再有,當初老夫一直迷惑不解,子泰乃是獵戶出身,可那些見識卻令人震驚。

你看看他到了北疆之後,一番手段從容不迫。就算是有先生,元州那等地方的先生能教授出這等文武雙全的大才來?”

周勤斬釘截鐵的道:“再出色的先生也教不出這等弟子。”

周遵點頭:“唯有天授!”

當初無人在意的鄉野小子,一朝迸發光彩,以往那些被人詬病的地方,頃刻間光芒萬丈。

“阿耶,一旦子泰袒露身份,李泌定然會把我家視為死敵……”周遵說道。

“你覺著他敢動手?”周勤笑道:“當初陳國末年時,皇室的親戚謀反,家人依舊在朝中做官。你以為帝王不想動手?只是不能,不敢罷了。”

“阿耶的意思,咱們留下?”周遵思忖著,“楊松成是個隱患。”

楊松成和楊玄是死敵,他知曉一旦楊玄成功,潁川楊氏千年來的好日子大概就到頭了。

“一旦子泰扯起大旗,楊松成反而不會動手。除非是大勢已定。”周勤突然嘆息,“大郎,子泰一旦成功,便要稱帝。作為嶽家,周氏當如何?”

“若此刻遁走,事成的那一日,天下人都會說我周氏趨吉避兇,只知曉拿好處。”周遵說道:“且若是遁走,阿寧也沒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