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不老的黃春輝(第2/3頁)

至於女兒倒是能往來於長安和北疆,只要北疆勢大,皇帝再大的膽子也不敢沖著她下手。

可兩個外孫呢?

兩個一起來不妥,一個一個輪流著來。

哎!

沒見過兩個外孫,終究是遺憾啊!

周勤不知兒子滿腦子在想著以後親人難以相見,說道:“可你卻少想了些東西!”

周遵微微搖頭,“不敢想!”

父子二人相對一視。

周勤微笑道:“若是子泰想呢?”

周遵默然。

“李氏當初也只是世家門閥之一,機緣巧合,時勢造英雄罷了,這才起家做了帝王!”

周勤擺擺手,“罷了。”

見老父有些意興闌珊,周遵嘆道:“子泰當初發過誓,此生不負大唐!”

……

“令鏡台在天下的眼線從此刻開始向外面傳話。”

境台內,趙三福對一群主事和樁子說道:“秦國公當年曾發誓,此生不負大唐!這誓言是當著北疆軍民發的,當著北疆節度使,對他有知遇之恩的黃春輝發的,要快!”

“領命!”

趙三福擺擺手,眾人告退。

他去了王守的值房。

王守坐在那裏喝茶,聞聲擡頭,“趙主事春風得意,來咱這裏作甚?”

趙三福說道:“我來,只是想說,當初監門曾令人刺殺楊玄,想來,秦國公是個慈善人。”

他轉身出去,身後傳來了王守的笑聲,聽著格外的淒冷。

“咱就是一口鍋,哈哈哈哈!”

“鍋啊!鍋!何事都能往裏裝!”

王守面色猙獰。

荒荒悄然出現,跪坐下去,“你要束手待斃嗎?”

王守摸摸眼罩,“你說呢?”

……

趙三福進宮。

“臣已令人往天下傳信,隨即天下將會傳遍秦國公的誓言。”

皇帝點頭,“鏡台此後全力盯著北疆和楊玄!”

趙三福問道:“那南疆和西疆……”

皇帝擺擺手,“都撤回來。”

“是!”

皇帝此刻對北疆的忌憚達到了頂點,做出什麽決定趙三福都不意外。

他走出梨園,止步,搖頭道:

“當初的那個少年,如今,竟然要滅國了,老子還得努力才是!”

出了宮城,他眯著眼,仿佛是被陽光給刺的不舒服,揉揉眼睛道:“把南疆和西疆的人手大部撤回來。”

“那若是兩地有異心……”手下心腹覺得不妥。

“陛下的意思!”

趙三福回首看了一眼宮城,從未覺得皇帝是如此的孤單和虛弱。

他去了小酒肆。

鄭遠東在後院等他。

夏日的陽光曬的人懶洋洋的,鄭遠東在看著墻角的一叢青草,“你看,這些野草躲在角落裏,沒有陽光普照,看著格外的陰郁和虛弱,像不像梨園中的那位?”

“皇帝心慌了,抽調鏡台在各處的人手,令我全力盯著北疆。”趙三福靠在墻邊,聲音幽幽,“他還加封了秦國公的次子。”

至於長子阿梁,以後要承襲秦國公的爵位,自然無需封爵。

“那位不會稀罕!”

鄭遠東回身,白皙的臉上多了些冷意,“一旦北遼被滅,秦國公何去何從?繼續北進?去和那些野人廝殺嗎?他會掉轉頭,看著長安。”

“皇帝令鏡台的人在天下傳話。”

鄭遠東冷笑,“秦國公曾發誓此生不負大唐?”

趙三福點頭,“可笑吧?”

“至為可笑!”鄭遠東說道:“別忘了當初南周是如何立國的。”

趙三福說道:“當年大軍凱旋近汴京,是夜軍中騷亂,殿前都點檢年申被麾下黃袍加身。天明,大軍入城,太後和年幼帝王瑟瑟發抖……”

“隨後孤兒寡母退位,年申登基,立國,周!”

鄭遠東冷冷的道:“若是北遼被秦國公滅了,他不想改朝換代,北疆文武官員會想!”

“既然勢大,且以後定然會被帝王清算,那何不如謀反,把江山換個主人,大家都成了從龍功臣,這等事,誰都願意做。”

趙三福嘆道:“老鄭,我心中有些亂。”

“為何?”

“當初我與他站在長安城上,發誓要守護這萬家煙火。可如今他卻到了這等境地。這萬家煙火,怕是會在北疆鐵騎的馬蹄之下消散。”

“你這是蠢!”

鄭遠東不滿趙三福的多愁善感,“大勢如潮,一旦湧起,誰能逆勢而為?我等唯一能做的便是伺機而動。”

趙三福深吸一口氣,“我在拉攏軍中將領,不過擔心驚動了宮中,故而小心翼翼,進展不大。”

鄭遠東說道:“如今局勢漸漸明朗,天下人都在看著北疆和長安,秦國公躍馬寧興城下,必然會引發那些人的惶然。有人會越發投向皇帝和楊松成等人,有人會茫然尋找靠山。這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