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志向(第3/4頁)

他坐在了牛米的對面,牛米頓時渾身緊張的都忘記了行禮。

“坐下!”等牛米想到行禮的事兒時,剛起身就被楊玄叫坐下。

“牛米?”楊玄笑道。

“正是小人!”

“你是學生!”

“正是學生。”

楊玄一邊吃,一邊和他說話。

“家中是做什麽的?”

“喂羊,還開了酒肆。”

“那家境還好。”

“是!”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到了桃縣可還習慣?”

“習慣。”

慢慢的,牛米的緊張情緒消散了許多。

楊玄指指他的胸襟,書本露出了小半截。

“為何隨身帶著?”

“要背書。”牛米有些難為情,“學生入學晚。”

楊玄頷首,“可想過以後要做些什麽?”

牛米說道:“學生……學生……”

“做官?”楊玄笑道。

牛米點頭,心中格外緊張,覺得自己會被教訓。

楊玄喝了一口湯,說道:“這湯味道不錯。”

“是啊!”

牛米和周圍的人附和道,其實也是真的不錯。

“餅子也不錯!”

廚子在後面笑開了花,連李文敏都對他微微頷首。

“牧民一年到頭辛苦,自家卻難得吃一次羊肉,而這裏,幾乎每日都有。”

楊玄說道:“農夫辛苦勞作一年,卻舍不得吃細面餅子,這裏每日都有。”

他夾起一塊菜幹,“這些菜幹如今市價不菲,可這裏每日都有。”

牛米突然覺得有些不安,他在想,自己憑何能享受這等好處?

楊玄在這裏卻打住了話頭,吃完早飯,他尋了李文敏,“開學了,也該讓學生們去吹吹春風。”

李文敏一怔,楊玄已經出去了。

韓紀留下,對李文敏說道:“學生們有些想當然了……你知曉的,國公最看重學生,若是培養出來的學生一門心思只想做官,一門心思覺著衣食住行就該如此……這不好。”

李文敏明白了。

韓紀出去,楊玄在外面等他。

“交代了?”

“交代了。”

楊玄點頭,“一個人只知曉享受,再多的才幹,我也不用!”

第二日,沒吃早飯,學堂就組織學生們去了城外。

隨後分為幾隊,各自去了一個村子。

牛米跟著去的是一個頗大的村子,進村後,村正在等著他們。

“去最差的那些人家!”帶隊的先生明確提出了要求。

牛米跟著去了一戶人家。

逼仄的環境並未讓學生們奇怪……這裏大部分人都出身普通。

村正溝通後,這戶人家做了一頓每日吃的早飯。

稀糊糊,稀的能照亮人影。

餅子沒有。

就稀糊糊!

“沒幹活,不敢吃幹的!”

主人家蹲在那裏,看著有些憨實。

先生看著他們喝稀糊糊,問道:“郎君可知曉這些學生在學裏的吃喝?”

男主人點頭,“知曉呢!說是住的亮堂,吃的好,和皇帝般的。”

這話讓學生們都笑了起來。

牛米也笑了。

先生沒笑,“郎君每年繳納賦稅,這些學生的衣食住行中,他們的課本和衣裳,都是你等供給的……”

這個觀念讓牛米一怔,卻覺得無從反駁。

“老夫就想問問。”先生看了一眼學生們,“郎君自己都不敢吃幹的,他們卻頓頓有肉,有細面餅子。郎君可覺得虧得慌?”

男主人搖頭。

“當初去繳納糧食,縣裏來的小吏說了,咱們繳納的糧食,都變成了北疆軍的軍糧,和甲衣兵器。保護北疆,也有咱們的功勞。我這心裏舒坦著呢!”

男主人看著學生們,“當初縣裏有人來說什麽讀書,若是天資好的都能去。我還問了讀書有何好處……”

牛米放下碗,看著男主人。

男主人起身,仿佛是在模仿那人當初的神色,“國公說,讀書,是為了天下人不餓肚子!”

牛米只覺得腦海中嗡嗡作響。

他想到了自己的家鄉。

先到了自己小時候家中的窘境。

那時候,到了農閑時節,一家子一天只吃一頓飯,他餓的躺在床上,覺得饑餓是世間最痛苦的酷刑。

後來,隨著局勢變化,他家也跟著變了。

能吃飽了,漸漸吃好了。

但以前呢?

他想到那日李文敏說的,北疆的日子好了,可北疆之外的大唐百姓依舊在煎熬,甚至……成為餓殍!

眼前,仿佛有什麽在發光。

下午,他渾渾噩噩的跟著回到了學堂。

晚上,他請了同窗識字多的代筆,寫信給家中。

“……阿耶,阿娘在上,孩兒叩首……”

“學堂裏吃的頗好,每餐都有羊肉和細面餅子,衣裳,住所都好,比家中都好,還不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