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天下公道(第2/3頁)

一路到了節度使府的外面,劉擎和宋震帶著官員們相迎。

“國公辛苦!”

楊玄下馬,扶起二人,“你二人也辛苦了。”

隨即是一番寒暄。

庸王就在後面,看著這一幕,嘆道:“若是長安那位看到這一幕,會立即生出殺機來。”

楊玄進了節度使府,劉擎二人說了些他走後的公事。

見楊玄面露疲色,劉擎知趣的道:“國公征戰辛苦,先回去歇息吧!”

“也好!”

楊玄起身,問道:“往各地去的使者都出發了嗎?”

劉擎點頭,“都出發了,帶去了我北疆的邀請。”

楊玄笑道:“北疆,永不嫌人多!”

……

劉水清是邢州安縣的一個農戶。

他家中四口人,妻子馬氏,兩個兒子最大的一個十二歲,小兒子才將七歲。

原先家中有數十畝地,努力耕種,倒也能填飽肚子。

可那一年劉水清病了,家中沒有積蓄,只能去借貸。

他借的是高利貸!

等病情好轉後,他愕然發現,那高利貸自己還不清了。

他覺得利息不對,可不識字的他拿著契約去縣裏尋人時,卻被告之,每一條都對得上,後面有他簽字畫押,這個官司打到州裏他也是必輸無疑。

他絕望了,想告狀,可借貸的人身後是當地豪強,聽聞了風聲,壓根沒和他啰嗦,十余豪奴上門,拿著契約,就把地給占了。

由此,他一家子就成了乞丐。

這年頭乞丐也不好過……失地的人太多,施舍的人太少。

這一日,小兒子嚷著肚餓,要吃的。

劉水清看看馬氏的胸,仿佛那裏還能有食物。

馬氏嘆道:“都走遍了,如今大家日子都不好過,有錢的不肯施舍,有心的沒錢……”

劉水清說道:“這日子,也不知何時是個頭啊!”

大兒子懵懂,“阿耶,不是說盛世嗎?”

這裏距離縣廨三十余步的距離,按理說話聽不到,但劉水清依舊壓著嗓門罵道:“狗屁的盛世,這盛世啊!是那些豪強的盛世,和咱百姓沒關系!”

百姓哪怕是沒讀過書,但他們對所謂的盛世有著最樸素的認知。

馬氏靠墻坐著,安撫著小兒子,擡頭道:“要不,咱去別的地方吧!”

“那就是流民!”

劉水清搖頭。

“流民和乞丐有何區別?”馬氏怒了。

劉水清說道:“在這裏做乞丐,好歹到了忌日能去祭拜祖宗。做了流民,想祭拜祖宗都不能了。”

馬氏低頭,抹了一把淚。

“有馬蹄聲。”

大兒子站起來,就見數騎從右側過來。

“不是縣裏的官吏!”大兒子聰慧,在這裏蹲點兩個月後,縣裏的官吏基本上都記得。

“後面是軍士。”劉水清說道:“別惹事。”

三個軍士,護送著一個小吏來到了縣廨之前。

“哪來的?”

門子問道。

小吏說道:“北疆節度使府小吏,姚星,奉國公之命前來。”

“楊國公?”

門子面色一變,“等著!”

稍後,縣令竟然親自出面。

“敢問,秦國公可是有吩咐?”縣令很是客氣,但不好意思,北疆管不到這裏,至於吩咐,那只是客套話。

姚星說道:“國公令下官前來,就一件事。國公聽聞各地流民不少,心中不忍,令下官來招人!”

他拿出身份印鑒,有人驗證了,對縣令點頭。

“招人?”

“對,招人!”

姚星回身,摸出了一份文書,打開說道:“北疆秦國公有話。”

“什麽話?”劉水清說道:“聽聽。”

他牽著小兒子,大兒子和母親一起,一家四口上前。

姚星說道:“去歲北疆收了不少流民,有人說各地流民依舊不少,國公不忍,眼瞅著這時節什麽吃的都沒有,國公吩咐,願意去北疆的,來多少,北疆接多少!”

有人問道:“這一路吃什麽?”

是啊!

從這裏到北疆可不近。

姚星說道:“願意去的就報名,回頭有大車來,一律坐車去,吃住都是國公管。”

“還有車?”馬氏心動了。

劉水清問道:“那去了吃什麽?”

姚星說道:“去了北疆就有地種。官府先給口糧,分地,農具屋子都有,幾戶一頭牛……”

“這……這比咱們以前還好啊!”馬氏眼中露出了期冀之色,“夫君,去不去?”

劉水清喊道:“敢問官人,去年去的過的如何?”

姚星笑道:“倒是忘記了一件事,三年免賦稅。去歲到北疆那些人,那日子,了不得!”

劉水清心動了,問道:“何時能走?”

姚星說道:“願意去就來報名,簽字畫押都行,姓名,籍貫,家中幾口人,會什麽……一一記了,車隊過幾日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