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北疆之福(第2/3頁)

行人一怔,有人去尋門子打聽,回頭喊道:“國公多了個兒子!”

行人們齊齊沖著楊家行禮。

“恭喜國公。”

寧雅韻站在那裏,看著兩個商人在笑。

年長的商人笑道:“老夫走南闖北,說一句見多識廣也不為過。老夫看過各地官府,那些刺史縣令每每有什麽喜事,當地官吏喜滋滋的,可看著就假。”

同伴指指門子和進出的官吏,“這些不假!”

“是啊!看著是發自內心的歡喜,難得啊!”年長的商人唏噓道:“當初老夫去南疆進貨,恰逢徐國公過壽,官吏們,地方豪強都帶著禮物去賀壽,看著笑吟吟的,可那笑意看著就假,且,有些厭惡之意。做官做到了這等境地,興許富貴了,可有何益?”

同伴點頭,“是啊!如今北疆不但能抵禦北遼的侵襲,更是反守為攻。百業興旺,軍隊強盛,這一切都是秦國公的手筆。

且此人愛民,不說愛民如子,可他和百姓之間……老夫曾見過,就像是街坊鄰居,絕非虛偽。”

“這就很難得了,官員與百姓宛若街坊鄰居,這便是魚與水,秦國公為魚,百姓為水,這是如魚得水的格局啊!長安的打壓,枉費心機了。”

這時,百姓越聚越多。

“恭喜國公!”

喊聲熱烈。

巷子裏傳來了腳步聲,寧雅韻回頭,見是楊玄,不禁就笑了。

張楚茂若是在這等時候,多半會選擇派個管事出面吧!

子泰出自於鄉間,如今威嚴日盛,卻還保留著那些鄉間的淳樸氣息,難得!

楊玄出來,拱手道:“今日小兒出生,倒是耽誤了諸位。”

一個老人問道:“敢問國公,可平安。”

拋開稱呼,這便是街坊的對話啊!

寧雅韻撫須,看著楊玄的頭頂。

楊玄笑道:“倒是令大家牽掛了,母子平安。”

“哈哈哈哈!”

老人大笑,“這便是我北疆之福,恭賀國公!”

“恭賀國公!”

眾人行禮。

楊玄回禮,“多謝。”

寧雅韻眯著眼。

身後傳來了安紫雨的聲音,“如何?”

寧雅韻開口。

“那角,越發的茁壯了。”

……

“是兒子啊!”

劉擎撫須,心情大悅。

宋震笑道:“有些人說子泰就一個兒子,若是有個事,後繼無人。這等話看似惡毒,實則是在挑撥離間。今日,這位二郎君出世,就是給那些人的一記耳光。”

楊玄和長安翻臉後,許多人都知曉,除非皇帝駕崩,且上位的新帝與楊玄的關系不錯,否則北疆將會長期處於楊玄的統治之下。

楊玄的威望和能力足以令北疆文武臣服,但他之後呢?

許多事都是有延續性的,隨著楊玄統禦北疆時間延長,跟隨楊玄的那些文武就會擔心後續的報復。

一旦楊玄去了,該怎麽辦?

重新臣服於長安,皇帝的報復將會來的格外慘烈。

陳國就有例子,當年曾有封疆大吏統禦一方,和帝王鬧翻,從此自行其是,形同於藩鎮。

這位封疆大吏不蠢,知曉自己去後的結局,臨死前把文武官員召集來,指著自己的兒子說:今後,你等當效忠我兒。

可他的兒子卻是糊不上墻的爛泥。

就在他去後不久,他的兒子就因貪圖享樂被麾下厭棄,朝中悄然派來密使,說服了大將反戈一擊。

隨即就是樹倒猢猻散,帝王開始了無差別報復……除去反戈的大將之外,其他文武官員盡數被清洗,甚至家眷都淪為奴隸。

慘烈的教訓提醒著北疆文武……

兒子就是戰鬥力!

一個兒子,不夠!

現在兩個了。

就算其中一個是爛泥,還有另一個。

若是兩個都是呢?

國公還年輕,看著也不是那等不好女色的,以後孩子定然還有。

這位不行,換一個就是了。

這便是北疆文武的想法。

故而,今日老二出生,引得北疆上下歡欣鼓舞。

“在他們看來,這個孩子的出世,至少能延續北疆局面五十載。五十載兩三代人,到了那時,天知道大唐會是什麽模樣。”

宋震有些唏噓。

“那位父子倒是命長,不過,所有人都看好越王入主東宮。楊松成與子泰勢同水火,不可能和解。如此,越王若是登基,長安與北疆將會持續僵持。如此,兒子,就成了寶貝!老二啊!好寶貝!”

“你這話,老夫卻不大贊同。”宋震搖頭。

“為何?”

“你只看到了人心,可疏忽了一點,北疆軍民為何支持子泰?不是什麽子泰與長安僵持,而是子泰給北疆軍民帶來了切切實實的好處!”

“這話也沒錯。看看史冊,能給百姓帶來好處的,把百姓放在心中的,百姓會擡著他,會護著他。把百姓當做是蠢貨,當做是畜生的,多半沒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