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北疆的未來(第2/3頁)

可沒法動手啊!

趙氏看似一家,可趙氏的身後,卻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一群人。

這群人叫做:既得利益者!

他們通過讀書獲取了進入特權階層的入場券,就會自發的維護趙氏的威嚴。

面對著這麽一群人,哪怕是暴君,也得忌憚幾分。

“遠古時期,部族中的智者掌握著最為豐富的學識。他們會在族中選擇一兩人來傳承自己的學識。這便是最早的師生。”

楊玄沒有呵斥,沒有大怒,讓外面的姜鶴兒失望的嘆息一聲。

韓紀擔心這個暴躁的少女會動手,“要不,給郎君弄杯茶水吧!”

“也是!”

姜鶴兒去尋地方泡茶。

總算是走了。

韓紀眼中閃過興奮之色,心想,借此機會,若是能拿下州學的幾個教授,再把刺頭挑出來,幾年後,就能把州學化為北疆官員的搖籃。

“最開始,文字記錄在龜甲和獸骨之上。那時候烏龜多不勝數,獸類也遍地皆是,於是,學問便這麽積累了下來。等到了發明紙張之後,學問就開始普及了。”

甲骨文的時代,能讀書的都不簡單。

而紙張時代,讀書人的出身再度往下調整了一番。

也就是說,知識的傳播和讀書成本有著直接關系。

讀書成本低,那麽讀書人就多。

另一個世界,相對廉價的紙張,和大規模培養師資力量這兩項,成為了教育普及的催化劑。

“當今,各州都有州學,州學每年都會選拔數名學子前去長安應試,中者寥寥。說是千軍萬馬走獨木橋毫不為過。也就是說,州學絕大部分學生一生都與科舉無緣。”

一番話,把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發展說的清清楚楚的,又自然而然的把當下州學的處境分析的格外透徹。

絕大部分學生此生都沒法越過科舉這一關!

所以,鍋,不能亂扔。

“當然,是人都有僥幸心,覺著,哪怕我學業不佳,可說不得運氣好考中了呢?就算是你有這等境遇,那麽,我想問問,讀書為何?”

這個問題,被楊玄重新拋了回去。

王厚笑了笑。

然後心中一凜,覺得自己有些嘚瑟了,若是被楊玄順勢呵斥處置……

他看了楊玄一眼。

楊玄的目光,壓根就不在他這裏。

而是看著……虛空!

仿佛那裏有無數莘莘學子在傾聽他的講話。

一個王厚,對於他而言,就是一只蟲子,不值當耗費心神去琢磨,甚至不值當去憤怒。

“讀書為何?”楊玄重復了一次問題,“讀書,首要明理。”

也就是樹立正確的三觀。

“讀書,要讀出用處。每個讀書人想來第一個念頭便是,我讀書,是為了做人上人,是為了做官,這一點,無可厚非。”

王厚笑了笑,舉起手。

“說!”

楊玄頷首。

王厚說道:“可如今出仕一途被斷,我等無可奈何。”

“是啊!如今長安不許北疆籍貫的學生參加科舉,咱們讀書為何?”

楊玄壓壓手,等安靜後,繼續說道:“讀書,當立志。也就是說,你等為何想為官?是為了錢財,是為了做人上人,可有為國為民之心?”

學生們默然。

“嗯?”

楊玄輕哼一聲,“讀書,只為一家一姓牟利,只為自己牟利,只為自己的一己之私奔忙,這樣的學生,要來何用?”

他說的平靜,可這話,卻宛若驚雷。

“郎君!”

姜鶴兒端著一杯熱茶來了……天知道她是從哪弄來的。

楊玄接過,喝了一口,潤潤喉嚨,覺得這個秘書果然好用。

姜鶴兒飛快的看了學生們一眼,有些眼巴巴的期盼著……誰要動手呀!

趕緊吧!

“一門心思奔著科舉而去,有誰想過立足於當下,立足於北疆?”

“你等若是一心為國也就罷了,那麽便是我耽誤了你等的報國之路。可當下的大唐,最大的威脅在何處?便在北疆,便是北遼。

讀書人為官為何?當報效國家。而國家大難在北遼,那麽,你等一門心思去長安作甚?”

楊玄隨手指著一個學生,“你來說說。”

學生支支吾吾。

“你不敢說,不外乎便是長安認為楊某乃是叛逆,你不屑於為楊某效力。”

學生鬧騰,根子還是楊玄。他們覺得是楊玄斷了他們的青雲大道。

楊逆!

這個詞,想來私下被他們提及無數次。

“北疆敞開大門,廣迎天下英才,對於我北疆的學子,更是翹首以盼。

做人要踏實,要厚道。出仕北疆不好嗎?能為大唐抵禦強敵不好嗎?非得要去長安攪混水,非得要去長安,去滾入那個醬缸中才肯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