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這是我的內州(第3/3頁)

“郎君。”韓紀上前一步,稍稍落後楊玄一些。

“內州一下,格局大變。大唐若是想攻伐南周,正當其時,你說,朝中可會動心?”

韓紀搖搖頭,“不會。”

“為何?”

“對於皇帝而言,南疆此刻風起雲湧,張楚茂被石忠唐逼的節節後退,此刻出兵,便是給了張楚茂翻身的機會。”

“公心啊!”楊玄嘆息。

“他若是有公心,大唐何至於此?”韓紀譏誚的道。

“大好機會啊!”楊玄再度嘆息。

解決了南周,不但能少一個勁敵,更是能獲取無數財富人口。

“南周富庶,若是能握在手中,大唐國力平添三成。”

三成還是少的。

“那地方能輕松一年兩熟,不缺糧食,不過,每年都會有不少流民,每年都能聽聞餓死不少人。”韓紀笑的有些幸災樂禍。

“你是說……土地兼並。”

“是,世人皆貪婪,有錢人比窮人更貪婪,敲骨吸髓,恨不能榨幹百姓。以至於富庶之地,卻遍地流民。”

“這也是年胥支持孫石發動新政的緣故。再不變,他擔心自己成為第二個安樂侯。”

長安的安樂侯,歷來都是為被俘帝王準備的。

楊玄搖頭,“新政是割那些既得利益者的肉,必敗!”

“郎君這話精辟。”韓紀笑道:“除非年胥準備好鎮壓謀反的大軍,做好了南周混亂十余年的準備,否則,這等新政,必然虎頭蛇尾。”

“人就是如此,割別人的肉易,割自己的肉難於上窮天。”楊玄難免想到了大唐的現狀。

大唐的弊端比之南周只多不少,而且阻力之大,令人頭皮發麻。

世家門閥,宗室,權貴,豪強……軍隊。

府兵制敗壞後,現在弄了個募兵制,以至於邊疆節度使形同於土皇帝。

這個局面不改變,遲早會葬送大唐。

一個文官來請示,“國公,內州下,各處百姓如何處置?”

俘虜不用問,國公的習慣,都趕去修路,挖水渠。

楊玄說道:“金山城盡數帶走,其它的,抽七成。”

“是。”

“另外。”楊玄說道:“令人去桃縣,告知司馬,移民之事要抓緊,寒冬之前盡量多的把那些流民送過來,開春才好耕種。”

“是!”

韓紀笑道:“這時候就能看出國公當初接納那些流民的好處了。”

原先北疆的名聲不大好,楊玄更是被稱為楊逆。

可等北疆接納了北方無數流民後,在北方,楊國公的名聲扶搖直上。

“據聞,各地都在抹黑我!”

楊玄冷笑。

“說國公是萬家生佛,這名聲太好了些,這不,就引來了汙蔑。有的說國公是讓那些流民去沖陣,去冒死開荒……反正沒好事。”

“這筆賬,回頭再和他們慢慢的算!”

楊玄微笑著,“此刻,讓我們盡情享受這難得的勝利。今日,將士們輪番享用酒肉。”

他回身,“我下廚!”

國公親自下屬犒勞諸軍,消息傳出去,引發了陣陣歡呼。

說是親自下廚,不過是做了個廚房總監而已。

楊玄指揮上百廚子做飯。

牛肉和牛骨頭在一起熬湯,熬的濃香四溢,再加入菜幹,同時烙餅……

打飯時,將士們發現帶著圍腰,一本正經拿著勺子的,竟然是國公。

楊國公打菜不會手抖,贏得了將士們的尊重。

不過,每個碗遞過來時,都在顫抖。

隨後便是狂歡。

第三日,大軍凱旋。

楊玄要晚一些,他要交代甄斯文一些事兒。

沒錯,內州守將便是甄斯文。

“內州是我北疆的橋頭堡,此後將會迎來諸多挑釁,挑戰,如何應對?”楊玄問道。

甄斯文幾乎沒有思索。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關門!”

他有些忐忑,覺得給國公丟人了。

楊玄拍拍他的肩膀。

“如此,我便放心了。”

他帶著護衛們出了官廨。

甄斯文一路送出去。

到了城外,只看到烏壓壓一片人。

百姓拖兒帶女,背著包袱,或是跟著大車,茫然而有些絕望的看著出來的楊玄。

“跪!”

有將領厲喝。

無數百姓跪下。

“見過國公!”

將士們行禮。

“國公威武!”

這是我的內州!

楊玄手指南方。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