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聚焦北疆(第2/3頁)

“是二哥。”花紅捂嘴偷笑。

“哦!”管大娘也笑了,“怡娘從不動氣,也就他了。”

“找!”

王老二扯著嗓子喊道。

管大娘點頭,“好事。只是找誰呢?”

王老二情況特殊,他的妻子估摸著得經過幾輪篩選。

怡娘一輪,屠裳那裏一輪,楊玄和周寧最後把關。

管大娘想想就頭痛,“這等陣仗,一般人家都不敢沾邊。”

三堂會審啊!

嗖!

王老二逃了出來,喊道:“明年就找。”

咻!

屋裏飛出暗器,正好紮在王老二的屁股上。

嗷!

……

孫賢和林淺在街上漫步。

“很熱鬧啊!”

林淺說道。

“吃飽了才熱鬧,肚子空空,誰出門?”孫賢眯著眼,“快了吧?”

林淺點頭,“他發動軍民興修水利,讓北疆旱情得以緩解,可流民的到來卻是他作繭自縛。距離麥收還有不少時日,這個時候斷糧,北疆軍民能翻臉。”

“所謂的民心,那是因為他能帶來好處。好處沒了,壞處一堆,那些軍民活吞了他的心思都有。”

孫賢輕聲道:“此刻,北遼在關注北疆,長安在關注北疆,我北疆豪強,要準備了。誰提前準備好了,在楊狗倒台後,誰就能攫取最多的好處。”

林淺說道:“那咱們……”

孫賢搖頭,“咱們排不上號。”

“咱們最前面啊!”

“有人等著摘果子呢!”

“誰?”

孫賢指指右側,“魯縣那位。”

林淺訝然,“那位一直躲在後面,難道,他也憋不住了?”

“他憋得住個屁!”孫賢說道:“如今的局勢漸漸明朗,陛下老了,未來的帝王是誰?嗯!”

“從龍?”林淺哆嗦了一下,“那可是不成即死啊!”

“富貴……險中求!”孫賢冷冷的道:“世家門閥如何起家的?都是行險。

沒有膽子,就一輩子窩在地方。

魯縣那位不知想些什麽,不過,此次他肯蹚這趟渾水,可見對楊狗不滿。

這是大勢。大勢浩蕩,咱們要順著走……”

“是越王?”林淺笑道:“去年你家中送了一筆厚禮去長安,老夫還納悶是送給誰。如今,算是清楚了。”

“長安沒收。”對於姻親的偶爾敏銳,孫賢並不意外,“老夫上次去魯縣,試探趙赟是一回事,要緊的是,老夫想看看他的態度。若是趙氏支持越王,這個大勢連陛下都擋不住。”

另一個世界裏,劉邦想廢太子劉盈,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眼看著事兒就成了,誰知曉商山四皓出場,一下就扭轉了局勢。

劉邦只能感慨,太子羽翼已成,不能動啊!

商山四皓才能自然是有的,但有才之士多了去,不差這四人。劉邦忌憚的是這四人的名望。

一旦廢太子,立劉如意,這四人就會炸,然後四處說他老劉的壞話——昏聵,大漢離亡國不遠了。

這事兒裏面有多少是劉邦做戲,順勢安撫戚夫人不得而知,但僅此就能看出名望對大勢的影響。

趙氏身負天下名望,特別是在北方。

若趙氏站出來喊一嗓子:越王是個明君的料子,哥支持他!

這個世間大部分人都是沒主見的,趙子的學問惠及天下人,當他的後裔登高一呼,那些沒主見的讀書人,官吏……

所以,趙子的後裔一直以來的態度是不摻和這等帝位更替的事兒。

實際上,就是不摻和大事。

你要說什麽讀書人的事兒,學問的事兒,或是禮儀的事兒,沒問題,我家麻溜給你個標準答案。

但涉及到掉腦袋的事兒,對不住,我家沒空。

這便是趙氏的存身之道。

但這一代趙氏的掌舵人趙赟,顯然是在蠢蠢欲動。

林淺指指前方,“看,拉糧食的車隊。”

前方一支車隊緩緩往城外去。

“少了!”

孫賢冷笑,“且糧食……”

他低頭,撿起掉落的麥粒。

仔細看看,回頭,“看看。”

一個護衛上前,接過麥粒,“這是去年的。”

“先出陳糧,再出新糧。如今到了新糧,可見窘迫!”

孫賢拍拍手,“該準備了。”

“什麽意思?”

“告訴魯縣那位,做好準備,一旦糧食崩了,咱們好配合長安。”

快馬飛也似的往各處去。

北疆,暗流湧動。

李正也不走了。

看戲!

楊玄卻仿佛沒感受到這些。

趙三福的來信中提及了些隱秘的事兒。

左相陳慎提出了一個建議……

——北疆和長安形同於兩國,這樣下去不妥。拖的時日越長,北疆和長安的關系徹底崩裂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