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這個大唐,還有希望(第2/3頁)

眾人默然。

“長安斷掉了北疆的錢糧,為了活命,北疆只能用人命往前推,去占據田地,在北遼人的箭矢之下耕種。”

“都翻臉了,長安為何給北疆錢糧?”這個問題很尖銳。

譚進眼中多了譏誚之意,“是誰在為大唐守護北疆?沒有北疆,長安,可能安?”

一個將領過來,“你等這是……”

譚進拱手,“副使令下官帶著這些士子到處看看,對了,可是要開飯了?”

將領點頭,譚進回身,“諸位,既然來了,那便一起用頓飯吧!”

眾人跟著他去了營地。

大鍋架著,熱氣騰騰的。

“拿了碗筷,排隊等候。”一個軍士帶著他們去打飯。

整個營地都是人,但卻秩序井然。

輪到錢適時,他看了一眼,不禁失去了胃口。

菜是一大鍋,能看到幾根骨頭在裏面,其它的就是菜幹。

這也太差了吧!

主食是餅子,這個倒是沒問題。

得了飯菜,一行人蹲在邊上吃。

“就沒個案幾!”有人發牢騷。

錢適不客氣的道:“十多萬大軍,要多少案幾?”

莊秦吃了一口,幹嘔了一下,“這……這味道。”

“是豕骨的味。”錢適吃過兩次豕肉,對那股子味道記憶深刻。

“這怎麽吃?”毛南生把碗擱在地上。

漸漸的,他們安靜了下來。

周圍唏哩呼嚕的吃飯聲音很刺耳。

那些將士都蹲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吃著他們嫌棄的飯菜。

就像是吃著無上美味。

連譚進也是如此。

“原來,聞名天下的北疆軍,就是吃著這樣的食物,護衛家園的嗎?”

錢適拿起碗,強忍著不適,大口大口的吃著。

父親,我看到了這個世間的另一面!

腦海中,父親的那些教導,都化為了這一路的經歷。

那些士子有的低著頭,打死不吃,有人勉強吃幾口,歉然一笑。

但更多人和錢適一樣,在大口大口的吃著。

後面,錦衣衛的一個密諜看著這一幕,回去稟告給了楊玄。

楊玄正在和劉擎商議事情,聽了稟告後,默然良久。

“這個大唐,還有希望!”

……

午飯後,秦莊提議去看看學堂。

這讓錢適不禁懷疑起他的來意。

此行說是遊歷,順帶積攢資歷和打秋風。

可秦莊和毛南生卻處處針對北疆和楊玄,給那些士子散播北疆和楊玄的壞話。

等這些士子回到長安,回到各自的原籍,這些壞話會隨著他們一起,散播開來。

他不禁對秦莊二人多留意了幾分。

“好說!”

譚進帶著他們去州學。

一進去,就聽到了朗朗讀書聲。

“是趙子的典籍。”毛南生微笑,“讀的有些磕磕碰碰的。”

沒多久,讀書聲換了。

“力的三要素……”

嗯!

這是什麽?

士子們面面相覷。

“是副使推行的學問。”譚進微笑,“這些學問實用。”

莊秦搖頭,“這學問,能用?”

說話間,一個中年男子過來,譚進拱手,“見過李參議。”

來人正是楊玄的老班底李文敏。他原先在臨安主持教育,楊玄到了桃縣後,就把他弄了來。隨即安排了個參議的職位,有事兒也能走渠道稟告。

“譚文書啊!”

譚進也是陳州老人,跟著楊玄到了桃縣。

李文敏板著臉,“這些是……”

譚進說道:“這些乃是今科未中的士子,來我北疆遊歷。”

譚進給士子們介紹,“這位是李參議,負責我北疆文教。”

“見過李參議。”

眾人行禮。

李文敏頷首,“諸位既然來了北疆,可走走看看。”

莊秦說道:“我等也算是學子,不知北疆這邊教的什麽力……是何意?”

“這是副使的學問,通達天地。”

李文敏是個驕傲的人,整個北疆也就服氣楊玄一人罷了,就算是劉擎也休想讓他低頭。

這人就是這樣,服氣了誰之後,就會不知不覺的去維護他。

見莊秦等人有些不以為然,李文敏有些不滿。

可莊秦等人更為不滿。

對於讀書人來說,什麽是根本?

學問。

天下學問多不多?多如牛毛。

可科舉考來考去,就是那幾套典籍。

讀書人一生不用幹別的,鉆研那幾套典籍就是了。若是能倒背如流,再能理解透徹,就覺得自己的才華通天透地,無所不能。

但凡誰學了這幾套典籍之外的學問,都會被視為異類。

為何?

皆因在他們看來,自己的一生榮辱都系在了那幾套典籍之上,自然而然就會維護那幾套典籍的無上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