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美哉!樂哉(第2/3頁)

他端起茶杯,神色淡然——沒事兒,請便吧!

姜鶴兒在南周也聽聞過趙氏的名頭……大學問家,流芳百世。

可老板對趙子的兒孫竟然這般冷漠,嘖嘖!這是看不起還是怎地?

可惜赫連燕不在,她滿腹的話不知尋誰說。

趙黎開口,“副使來鎮壓民亂,老夫聞訊後頗為歡喜。在老夫看來,副使乃大唐名將,平息此等叛亂輕而易舉。可老夫等來的卻不是副使出兵的消息,而是……”

他看了楊玄一眼,見此人面色平靜,心中不禁冷笑,“而是副使在鄧州抄家,引得鄧州上下,不安呐!”

什麽造反,王氏和那幾家人的日子快活似神仙,北疆大軍就在數百裏開外,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啊!

所以趙黎斷言這是誣陷!

楊玄眼神怔怔的,“雖說困難重重,可楊某還是拿到了鄧州不少消息。特別是民生。

鄧州百姓這些年堪稱是水深火熱,山多地少本就艱難,可地方豪強卻越發貪婪,與官吏勾結,吞並田地,擅自收取各等所謂的耗費,百姓苦不堪言。

趙公,這些,你可知曉?”

趙黎用保養的比女人還白嫩的手拿起水杯,眸色幽深,“艱難,只是一時。再有,副使如今也算是地位尊崇,再進一步,便能與宰輔分庭抗禮。想來,家中田地也不少吧!”

大唐權貴有錢就弄田地,可田地都有主了,怎麽辦?

地方官吏就粉墨登場了,使出各等手段,逼迫百姓賣出傳承多年的田地。

這話在暗示楊玄:這個天下就是如此,你也如此!

楊玄看著他,眼神中多了不加掩飾的鄙夷,“楊某就以前陛下賞賜的一個小田莊!”

“此等事,要謹慎。”趙黎老臉被抽了一記,但依舊四平八穩。

“鄧州百姓難!”楊玄說道:“難就不說了,可地方百姓卻畏官吏如虎,這讓我有些好奇。一邊敲骨吸髓,一邊恐嚇,鄧州官吏,鄧州豪強把百姓當做是什麽了?”

百姓,百姓不就是個屁嗎……趙黎仔細看著楊玄,他覺得此人這番話是官話,套話,“副使的意思……”

“鄧州百姓的處境如此艱難,我想問問,是什麽在逼迫魯二揭竿造反?是什麽在逼迫那些百姓望風景從?”

楊玄喝了一口茶水,“趙公回去轉告那些人,楊某的耐性不多,此次民亂的罪魁禍首是誰,主動自首,還能寬大處置。遮遮掩掩,甚至搬救兵,拉關系,這是自尋死路!”

這話把趙黎也掃了進去。

呯!

趙黎重重的把茶杯頓在案幾上,起身,轉身後,又回身,冷笑道:“老夫此來是好言相勸,不過看來,副使是沒把鄧州人放在眼裏呐!”

“你口中的鄧州人是哪些人?”楊玄擡頭看著他,“是那些豪強,是那些官吏吧!那麽楊某想問問,百姓呢?百姓在你等的眼中是什麽?牛馬?畜生!就特娘的不是人!”

楊玄起身,目光炯炯的盯著趙黎,“記得趙子的著述中有關於民生的一段,我忘卻了,但記得意思。大概意思是說:民為貴!

趙子更是談及自己的身世……農戶家庭出身,僥幸讀書出了頭。

趙子以不忘本而著稱,你如今這等姿態,就不怕趙子的棺材板壓不住?”

趙黎面色鐵青,“不可理喻,滿口胡言。”

他拂袖而去。

韓紀回來,苦笑道:“得罪了這位,郎君在讀書人的眼中,名頭就要壞了。”

楊玄坐下,緩緩說道:“這個天下在衰弱中。看看開國時的大唐,積極向上,生機勃勃。那時候上下一心,什麽大敵也敵不過大唐虎賁。可漸漸的,這個大唐就開始了下滑。為何?”

老賊拿出了小冊子和炭筆,聚精會神的記錄。

看到姜鶴兒也在記錄,老賊心中莫名浮起一抹陰雲。

好像,不對哎!

“權貴豪強的胃口越來越大,他們瘋狂兼並田地,可要命的是,他們的田地不交稅。

失地的農戶淪為流民,大唐也少了賦稅。

賦稅少了,可每年的花銷卻越來越多。於是,入不敷出,沒辦反,繼續對百姓下手,敲骨吸髓。

就這麽一直延續到了今日,沒有田地,均田制廢黜。

沒有均田制,府兵制廢黜……

遍地流民,軍隊孱弱……這一切從何而來?貪婪!權貴豪強的貪婪!”

孝敬皇帝當年就看到了這一切,故而對世家門閥和權貴豪強頗為不滿,幾度進言,想限制這個群體的貪婪。

可他低估了這些人的瘋狂……這些人的不滿充斥著朝野。而後,李泌父子順勢和這些人搭上線……歷史的齒輪緩緩轉動,驅動著無數人的命運變化。

作為他的兒子,楊玄不但要繼承這份血脈,也得繼承他的政治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