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打的就是你這個主事(第2/3頁)

貴妃看到了他眼中的淚水,低聲道:“石頭忠心耿耿!”

皇帝也興奮難耐,但隨即冷靜了下來,“朕這陣子有些焦慮,石頭這是在為朕高興。”

韓石頭甚至在哽咽。

這陣子,皇帝雖然掩飾著,但熟悉他的人都知曉,皇帝在焦慮,很嚴重的焦慮。

韓石頭是他的身邊人,為此狂喜,應當。

皇帝的眼眶有些濕潤,“回去好生歇歇,啊!”

韓石頭抹了一把淚,“此乃大喜,奴婢僭越,為陛下賞賜。”

皇帝含笑點頭。

韓石頭出去,隨後用自己的私財賞賜了梨園的人。

這是犯忌諱的事兒,但在此刻卻無人吭氣。

誰都知曉北疆大戰失敗的後果,長安,將會不安。

故而韓石頭用私財打賞大夥兒,也是一種發泄。

聽著外面的歡呼,皇帝閉上眼睛。

“黃春輝……朕,等著他!”

……

每年年底,地方官員就得帶著禮物趕赴長安。

偏僻地方的官員甚至得提前許久出發,以至於有人笑著說,自己為官的時間一半在往來於長安的路上,一半才是在地方履職。

長安城的人也習慣了年底看到官員們鄉巴佬似的進長安城的場景。

久在鄉下地方,看到繁華的都城,那種興奮啊!

幾個地方官員在城門外下馬,一邊活動腿腳,一邊興奮的談論著這座雄偉的城池。

“真是龐大啊!”

“進去朱雀大街才讓你目瞪口呆。”

“上次就見過,很是震撼。”

“人頭攢動,讓人覺著這便是仙境。”

“兄台是來自於哪裏?邊疆吧?”

“哎!你怎地知曉?”

“大唐之外多蠻夷,不知禮義廉恥,看著恍若獸類。見多了,自然就會覺著大唐便是人間仙境!”

“妙哉!兄台一番話讓我如醍醐灌頂呐!”

幾個官員贊嘆許久。

“相公以為如何?”

楊玄和黃春輝在不遠處。

黃春輝負手看著長安城,說道:“老夫也有一陣子沒來了。長安城看著雄偉,可再雄偉的城池,也有被打破的一天。而這個打破,多半是從內部。”

這話饒有深意。

“有人說是德行。”楊玄說道。

“德行是行於內部,外敵你講德行,那不是與獸類談吃素嗎?”黃春輝說道。

這話堪稱是一針見血。

楊玄笑道:“是啊!和外敵談德行,那便是和獸類談修煉。”

對牛彈琴。

“站了許久了。”黃春輝說道。

“相公,再站站吧!”

“看多了,也煩!”

黃春輝緩緩走向城門。

“相公!”

楊玄不知怎地,就叫住了他。

黃春輝回身,就如同是在桃縣府中那樣,耷拉著眼皮,“何事?”

“沒事。”楊玄強笑。

黃春輝走過來,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擡眸,“子泰。”

“在!”

“老夫走了。”

“嗯!”

“記住了,人這一輩子,會經歷坦途,會經歷坎坷。

如何度過?

坦途時要自省,要反思。

坎坷時要豁達,要耐得住寂寞……

一句話,寵辱不驚,才能不負此生。”

“是。”

“眼圈紅什麽?”

“風有些大。”

黃春輝看著他,陽光照在滿是皺褶的臉上,看著多了幾分柔和。

“子泰。”

“嗯!”

“以後的路,要自己走了。”

“是。”

“站好!”

黃春輝仔細看著他,然後微笑,“好好走,老夫在看著你!”

他轉身,一步步走向城門。

腳步蹣跚,但卻堅定。

“是……是黃相公!”

“見過黃相公!”

“黃相公回來了。”

黃春輝微笑拱手,一步步走進了長安城。

“郎君,你哭了?”

姜鶴兒問道。

“沒。”

楊玄沒哭。

他只是看著那道身影緩緩走進長安城。

直至消失,依舊不舍。

黃春輝回到了長安城,先進宮。

沒有人知曉他和皇帝說了些什麽,隨後出宮歸家。

宮中緊接著便賞賜了許多錢財,又加了國公頭銜。

黃春輝,解甲歸田了。

有心人盤算過時日,得出了一個結論:北疆大戰剛結束沒幾日,黃春輝就啟程來長安,這一路幾乎沒怎麽停留。

這不是一個有異心的臣子的表現!

堪稱是忠心耿耿!

但他丟下了一個‘爛攤子’

廖勁上位,下一個是誰?

黃春輝舉薦了楊玄。

就在大夥兒揣摩此事時。

楊玄緩緩走到了皇城前。

“楊使君。”

“是我。”

守門的軍士肅然而立,“見過楊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