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阿耶(第2/3頁)

趙三福猛地回身,還擺出了個防禦的姿勢。等看到是王老二後,他沒好氣的道:“就不能出點聲?”

趙三福拎著包袱尋到了楊玄。

“這是賀禮。”

楊玄笑道:“難得你這位鏡台的紅人也來送禮,傳出去怕是會嚇到許多人。”

趙三福隨意坐下,“你若是不介意,我也願意做個儐相。”

“得了吧,你若是去做儐相,丈人能把我趕出來。”

趙三福靠著墻壁,雙腿耷拉在台階下,“東宮之事你的運氣不錯。”

“什麽意思?”

“國丈他們一直在想法子把太子重新拉起來,咱們鏡台重點就盯著這個。我還在想陛下那邊會如何應對,沒想到一次刺殺就了結了。東宮多少人會倒黴,你還好,竟然混了個清白。”

“鏡台就沒摻和此事?”楊玄覺得王顯的事兒鏡台弄不好知道。

趙三福搖頭,“宮中事咱們不好摻和,韓石頭盯著呢!”

“對了,韓石頭這人你覺著如何?”

“穩,做事有分寸,不出意外的話,陛下去之前,他能富貴已極。”

“王守呢?”

“他?鏡台就是帝王的狗,為帝王撕咬,若是識趣還能得個善終……”

楊玄靠在墻上,感受著些微涼意,“知道的太多,也是一條絕路。”

趙三福默然。

“你的酒宴我想來,但不能來。”

“多謝了。”

鏡台當紅炸子雞來赴宴,那些客人會如何的臥槽!

“今夜就為你慶賀一番吧!”

趙三福變戲法般的拿出一個酒囊。

喝了酒,他把酒囊一丟,起身道:“東宮沒什麽意思。”

“我知道。”知道是知道,但目前楊玄還需要這份資歷,好為下一步回歸北疆打下基礎。

“那地方就是個爛泥潭,寧可孤傲清高些,莫要攪和進去。”

“你在鏡台……我聽聞王守頗為看重你。”

“沒錯,他喜歡那等遊離於利欲熏心與理智尚存之間的人。”

“要小心。”

“我知道。”

趙三福走向圍墻,翻上去,騎在墻頭揮手。

“記得吃回春丹。”

曰!

楊玄沖著他比了一個中指。

……

第三日,是個吉日。

成親的日子也在今天。

大清早章四娘起床就說道:“今日要祭祖呢!”

成親是人生大事,必須要先稟告祖宗。

怡娘已經在準備了。

到了時辰,她捂額,“竟然忘記了買金線,四娘子去一趟。”

“哦!”

章四娘去了。

後院裏就剩下怡娘、老賊和王老二,外加楊玄。

單獨開辟的祠堂裏,此刻一個牌位被綢布遮蓋著。

怡娘走進去。

行禮。

“陛下,雖說女子不得主持此等事,不過楊略和曹穎不在,奴只能如此,還請陛下莫要見怪。”

她把祭品一一擺好,隨後回身,“郎君。”

楊玄步入祠堂。

怡娘拉著綢布,一扯。

孝敬皇帝四個字映入眼簾。

楊玄的呼吸一緊。

接著收斂心神。

香火中,怡娘低聲說著。

“當年陛下令奴帶著小郎君出宮,至此十六載了,奴無能,只能看著楊略帶著小郎君遠遁南疆。”

楊玄仿佛看到了在那個血色的長夜中,一個宮人挎著提籃,緊張兮兮的貼著墻往前走。

那些侍衛持刀對著她微笑,讓她安心。

隨即,這些微笑被淹沒在了血色之中。

“楊略帶著小郎君在元州蟄伏,偽帝做賊心虛,令鏡台窮搜天下追殺楊略,幸而神靈護佑,小郎君這才無恙。”

前面十年楊玄覺得是神靈護佑,後面五年就是僥幸。

“奴和曹穎在長安接到了小郎君,由此,小郎君一路仕途順遂,如今已然是太子中允。”

“陛下反感一家五姓,卻不知小郎君迎娶的女子乃一家五姓中周氏嫡女。”

“陛下,您要做阿翁了。”

怡娘眼含熱淚退了出去。

楊玄起身看著牌位。

“當年之事我不明所以,怡娘把我帶出宮中,楊略護著我到了元州。元州的日子不大好,但活著就好。”

“這些年我想過許多,從對楊略身份的猜測,到咒罵這個賊老天,我在想,我活著究竟是為何?難道就是為了活著?”

“楊略五年之後再度出現,讓我來長安,我來了,怡娘和曹穎弄的神神秘秘的來投靠,我一早就發現不對。”

“當他們說出我的身份時,我震驚之余也在想,當年您為何不反抗呢?”

“我想了許久,若是您反抗,鎮壓在所難免,隨後長安混亂……想來您是不願看到這一幕吧。”

“我不知當年發生了什麽,但怡娘告訴我,偽帝父子在其中興風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