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使者(第2/3頁)

“這話倒是沒錯。”秦簡對楊玄多了些了解。

“屋子朽爛了。”朱偉眸色深沉,“這話……若是他發自肺腑,那便是真知灼見。若是隨口,那便罷了。”

秦簡壓低聲音,“尚書,此等話不可說。”

所謂的屋子,指的便是大唐。

大唐朽爛了。

這話禦史們經常說,但朱偉這位以老好人自居的尚書卻不能說。

朱偉嘆道:“連南周都敢沖著大唐齜牙了,可見一斑。老夫每每想及此,就會心急如焚,可卻也只能心急如焚。”

二人默然。

良久,朱偉說道:“雖說楊玄手段不錯,可老夫卻擔心他手腕太過強硬,引發不測。如此,此行你也跟著去,查遺補漏。”

“是。”秦簡是朱偉的心腹,知曉他這番話的含義。

北遼強大,大唐在衰微,在這等時候萬萬不可再和南周徹底翻臉。

朝中有人叫囂大軍壓境,直接滅了南周。

可但凡知曉些情況的都只是苦笑。

南疆大軍看似強大,可有異族作亂為牽制。若是和南周翻臉,南周大軍北上,亂軍再裏應外合……

南疆一旦糜爛,毫無疑問,北遼將會傾國而來。

到了那時,大唐……危矣!

門外有人來稟告。

“尚書,淳於氏那邊有人求見。”

正在為了大唐憂心忡忡的朱偉點頭。

晚些,一個中年男子含笑進來。

秦簡起身,“下官告退。”

中年男子也不坐下,行禮後說道:“聽聞朝中準備令人出使南周,想來會差些人手……”

秦簡在門外聽到這話,不禁在心中幽幽嘆息。

都什麽時候了,這群人還在想著用這等出使的機會為自家人鍍金。

大唐在他們的眼中算是什麽?

他莫名想到了一個詞:國家。

國與家啊!

一家五姓傳承多年,期間經歷了改朝換代,可依舊屹立不倒。

國對於他們而言算是什麽?

而從不得罪人的朱尚書又能如何?

秦簡苦笑。

裏面,朱偉含笑,很是和氣的開口。

“不差。”

……

今日朝中議事,議題不少。

其中一項就是決定出缺的中書侍郎一職。

國丈楊松成起身,“陛下,臣舉薦一人。”

皇帝眸色溫和,“哦!且說來。”

楊松成開口……

……

“不用去斡旋。”

周勤和周遵父子在家中喝茶下棋。

“中書侍郎堪稱是宰相之副,再進一步便能一窺相位,楊氏窺探已久,怕是不肯相讓。”周遵落了一下。

“可楊氏並不能一手遮天。”周勤愁眉不展的看著自己的一塊棋有些不妙。

“淳於氏鼎力相助。”

“淳於氏乃世家之恥!”周勤撓撓頭,“老夫說了,這個職位是你的,必然就是你的。”

周遵苦笑。

管事匆匆而來。

父子二人依舊在關注棋局。

“阿耶,你這塊棋……”

周勤惱火擡頭,“何事?”

管事說道:“朝中方才決議,以郎君為中書侍郎。”

周勤趁著兒子發愣的機會,手一松,棋子落下去。他順勢伸手攪和,不滿的道:“老夫方才找到了活棋的手筋,竟然亂了,哎!”

周遵也只是一愣,起身拱手,“阿耶高明。”

周勤擔心兒子稍晚想復盤,就伸手把棋盤攪和的越發的亂了,“從此事中你知曉了什麽?”

周遵說道:“皇帝忌憚楊氏之心,甚於左相。”

“對。”周勤撫須,“一家四姓以楊氏為首,他做夢都想挑撥離間。那日一番話通過劉河傳到了鏡台和皇帝的耳中,他會如何想?”

“在一家四姓中打入楔子。”

“沒錯,大郎,切記以後在朝中莫要事事以楊氏馬首是瞻,否則你走不遠。”

周遵凜然受教,“與走不遠相比,我更擔心的是周氏成為楊氏的附庸。”

周勤不禁大笑,“哈哈哈哈!你能想到此,為父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沒有誰甘願做誰的附庸,一家四姓內部同樣充斥著明爭暗鬥,只是楊氏勢大,所以才掩下了那些矛盾。

周勤一番話,通過家中的內奸傳到了宮中,皇帝自然樂意於在一家四姓中制造些不和的苗頭。

“楊氏會不滿。”周勤沖著兒子挑眉。

周遵笑道:“我還是那句話,周氏要學會對楊氏說不,否則便是附庸。”

周勤頷首,“老夫看來可以進墳墓了。”

周遵跪坐在席子上,聞言身體前俯,“阿耶這話令孩兒惶恐。”

周勤嘆道:“老夫老了,可憐還是未曾看到阿寧成親。”

原來是為了此事?周遵滿頭黑線跪坐起來,“阿耶,我在想,那小子興許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