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第一次去丈人家(第2/3頁)

“好好好。”

羅才竟然推了其他事,專門接見自己,這個待遇讓劉擎都難免有些受寵若驚。

到了值房外,十余官員正在等著。

見他們來了,有人冷哼一聲,顯然對這等插隊的行徑極為不滿,卻又不敢在吏部叫囂。

二人到了值房外,小吏頷首,回身道:“尚書,陳州的劉使君和楊司馬來了。”

裏面傳來了羅才的聲音,“請進來。”

二人進去行禮,羅才在案幾上找文書,找到後遞給小吏,“立刻發出去,別耽誤了。”

“是。”小吏告退。

很忙碌的感覺,讓清閑的劉擎二人生出了些不自在。

“坐。”羅才很客氣。

二人坐下,羅才目光轉動,從劉擎看向楊玄。

“陳州如何?”

作為吏部尚書,從文書上了解地方吏治終究有些刻薄和片面,他更想從地方主官的口中和角度去補充這些不足。

“陳州當面乃是三大部,以及北遼潭州,日常事務不少,加之外部威脅,官吏們很是忙碌……”

這是隱晦的說法:以後吏部派去陳州的官員,能否多一些實幹家?

老頭的一番話堪稱是滴水不漏,挑不出毛病來。

羅才顯然聽懂了這番話,點頭道:“北疆不易,老夫知曉。”

劉擎沒想到他竟然這般好說話,就把壓在心中的那些話也說了出來。

“羅尚書,前些年的官員還能上馬殺敵,下馬牧民。近幾年的官員……恕老夫直言,吟詩作畫的多了,蠅營狗苟的多了,但做事的卻少了。”

羅才嘆息,“此事老夫也知曉。不過此事與世風有關,你當知曉。”

“是。”劉擎嘆息,“只是有些痛心。”

原先的大唐,讀書人都以上馬能殺敵,下馬能牧民為榮。漸漸的到了現在,都以高官厚祿為榮,都以能輕松為官為榮。而那等文武雙全的風氣,漸漸被奢華給壓制了。

“如今的官員,一心就想留在長安,留在長安自然無需廝殺,那麽,耗費時日去操練作甚?不如專心讀書,專心專營。此等事老夫也頗為惱火,也敲打過,不過世風如此,想改變非一朝一夕。”

“是。”劉擎只是提出了自己對如今官場的一些擔憂,這也算是一種下情反饋。

羅才看來頗為贊賞,隨後一番話誇贊了劉擎在陳州的功績。

“可想來長安?”

羅才的問題讓劉擎一怔。

他緩緩說道:“說不想那是假的,下官做夢都想回長安為官。”

這是人之常情,否則就假了。

“可每次生起這等念頭,下官就會想著陳州,想著北疆。丟下了陳州去長安,老夫想。”

劉擎擡頭,“可卻怕到了長安,夜夜不能成眠。”

“為何?”

“魂牽夢縈……是北疆!”

羅才頷首,“正是有了你等在北疆,大唐才能坐享太平,辛苦了。”

楊玄留意到羅才說到太平二字時,好似帶著譏諷的味道。

興許是我聽錯了吧。

劉擎隨即告退。

羅才起身相送,這個待遇可不低。

“無需相送。”劉擎笑道。

羅才突然笑道:“你就沒話說?”

劉擎回首看著楊玄。

羅才這是何意?

楊玄拱手默然。

劉擎在,關於陳州的吏治,楊玄但凡提及一個字,都是對劉擎的羞辱。

上官在,輪不到你說話!

這是官場規矩!

但劉擎卻笑道:“你只管說。”

羅才看了劉擎一眼,心想看來這二人的關系倒是親切。

“上次你來請見老夫,一心只想留在北疆,還說什麽……明年秋季之前能滅了三大部之一,如何了?”

楊玄說道:“幸不辱命!”

稍後,二人走了。

“最近忙的一塌糊塗,去兵部問問三大部之事。”

羅才繼續理事。

晚些,小吏回來了。

“如何?”

“兵部說,前陣子剛送到的戰報,北遼挑釁,陳州太平縣主動出擊,滅瓦謝!”

羅才輕咦一聲,“誰領軍?”

“司馬楊玄!”

值房裏傳來了尚書大人的笑聲。

“少年言出必踐,好!”

……

楊玄在準備禮物。

“朱雀!”

“我在。”

“第一次去丈人家要送什麽?”

“煙酒!”

“我特麽關機了!”

“我不知道啊!”

“你竟也有不知道的事?”

“我不知道的多了去,比如說周遵何時成了你的丈人?”

“遲早的事。”

“小玄子,你不要臉的模樣頗有些曹孟德的風範。”

楊玄帶著人在街上采買。

“好一個長安城!”

“哎!看看那個高樓,春育,你看看,那飛檐雕刻的多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