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學問的來歷(第3/3頁)

但依舊有不少驚訝之色殘留。

“子泰。”

老頭的語氣實在是太親切了,楊玄有些不適應,“下官在。”

不能讓小崽子太得意了,否則會驕傲……劉擎淡淡的道:“你說的什麽資本滅國,從哪學來的?”

大唐的學問都有傳承,甚至還分派別。

最上等的是世家門閥家傳的學問,密不外傳。其次是皇室。再次便是權貴之家及學問傳家的人家……最後才是各級學堂。

每一個派別對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獨特看法,並不相同。

商業是賤業,從未有人去研究過。所以楊玄資本能滅國的一番話說出來,眾人都覺得好笑。

現在誰都笑不出來了。

但一個迷惑卻湧上心頭。

這是哪一派的傳承?

這也正是衛王和李晗想知道的。

楊玄來自於元州鄉下,讀過書,但也僅僅是讀過書。

到了長安他就進了國子監,國子監的獨立性切斷了外界對他的了解。

難道是國子監的傳承?

眾人皆是如此想。

我該說什麽?國子監還是一個半夜經常摸進我房間的大漢傳授的這番學問。前者難保有人去國子監驗證,後者太過縹緲。

神靈呢?

潁川楊氏對外說自家始祖曾夢遇神靈授書,醒來後,那些學問都在腦子裏記得牢牢的,仿佛腦子變成了硬盤。

但說神靈容易引發關注……若是在羽翼豐滿的時候,楊玄不介意用神靈來給自己的討逆大業增加神秘性和威嚴。

但此刻他只是個小蝦米,說高級些也僅僅是北疆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潁川楊氏可以說始祖夢遇神靈授書,那是因為彼時潁川楊氏在陳國威風凜凜。

娘的!不能啊!

楊玄有些遺憾。

他神色黯然,“小時候,我的日子頗為艱難。”

眾人都默然。

每個人的遭遇不同,但你別想著別人能與你共情。祥林嫂式的喋喋不休只會讓人表面同情,內心深處卻不斷在咆哮:我不是垃圾堆,讓這個訴苦的家夥趕緊滾蛋吧!

所以楊玄只是帶了一句,隨即話鋒一轉,“我深知要想改變自己的境遇,最好的法子便是換個地方。我問過村正,村正說要想去長安,除非是去參加科舉。”

他自嘲的道:“我那時想著讀書能去長安,於是窮盡一切手段去學習。”

“我讀書時,總是把自己的境遇、自己的所見所聞與書中的道理融合在一起,漸漸的,我看這個世界覺得不同了。”

“我也不知自己領悟的東西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楊玄有些窘迫的道:“剛開始到了長安還犯蠢,漸漸的整個世間都在我的眼中變了個樣。”

“我喜讀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眾人聳然動容!

這番話堪稱是震撼人心。

很驚訝嗎?楊玄看著眾人,開口。

“我在史書中看到了許多,資本……商人我看到的是不可壓制,不可不制。”

衛王掩飾住眼中的驚訝,低下頭。

別人讀書讀的痛苦不堪,可楊玄讀書卻讀出了令人震撼的收獲。

良久,劉擎問道:“你曾經歷磨難,如今可曾後悔?”

楊玄想了想,搖頭。

“殺不死我的,會讓我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