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守護這萬家燈火(第3/3頁)

“郎君,疏遠他們兄妹也無濟於事啊!”老賊苦笑。

“是無濟於事,可我要想在仕途上大步前行,就必須讓世人知曉我的想法。若是一味靠著貴妃兄妹提拔,我走得越高,危機就越多!”

楊玄笑道:“此次我算是被殃及池魚,他們兄妹欠了我的。我不開口,這人情就留著。越是這等新貴,就越忌諱有功不賞,有恩不報。留著以後再說。”

“你別看梁靖和我稱兄道弟,可你要知曉,梁靖此人當年也曾和那些惡少遊俠兒廝混,這等插諢打科的話隨口就來。他在看我的價值!”

“若是我對於他們兄妹並無多少利用價值,你再看看梁靖對我的態度。”

老賊撓頭,“郎君這番話倒像是飽經滄桑的人說出來的。”

楊玄笑了笑。

當年在小河村時,他見識了許多,但當時沒法領悟。此刻那些經歷漸漸變成了財富,反哺著他的閱歷。

“人一生難免有個高低起伏,高低起伏時,最易看出世間冷暖。人心反復。”

臨行前,趙三福來了一次,二人喝酒。

微醺時,趙三福提及了一事。

“太上皇那邊在宮中鬧騰了一次,也不知為何。”

李元那條老狗……楊玄故作不經意的問道:“太上皇還活著?”

“當然活著!”趙三福忍不住翻個白眼,“不過也難怪你如此不解,太上皇說是身體不好,在宮中靜養,連元旦也不出來。”

楊玄誠懇的道:“希望太上皇能長命百歲。”

“子泰,你何時這般忠心耿耿?”趙三福覺得楊玄有些陌生。

“我歷來如此。”楊玄一臉正氣。

“嘁!我信你的邪!”

二人喝的半醉,趙三福唱著邊塞的歌,楊玄敲打著碗。

“等你成了大將,想來我也能執掌鏡台。子泰,可還記得當初咱們的誓言嗎?”

楊玄點頭。

趙三福喝了一杯酒,“我當守護這萬家燈火。”

“你我共勉!”

二人勾著肩膀笑著。

年輕,真好……老賊在邊上回憶著自己曾經的青蔥歲月。

王老二不知憂愁的在吃肉,吃的興高采烈。

……

從播種時的期待,到耕作時的辛勞,所有的一切都在秋季化為對豐收的憧憬。

陳州處處皆是豐收景象。

太平,曹穎帶著官吏們四處巡查收成情況。

“那些孤老要照拂,新來的人犯全數趕出來,幫他們收割。”曹穎采取了楊玄的法子。

農戶們基本上都是全家上陣,大人收割,孩子在邊上玩鬧,或是幫忙。家中的狗也感染了主人們的喜悅心情,在田間來回奔跑。

有農人擡頭看著長安方向,說道:“明府何時歸來呀?”

不只是太平人在惦記楊玄,劉擎等人也在念叨他。

豐收時節,劉擎同樣帶著官吏們奔赴各處。

“使君,今年收成不錯啊!”盧強歡喜的道。

“是不錯。”劉擎拍拍手,“太平那邊還沒定下來?”

盧強說道:“淳於間棄城而逃之事還得爭執一番,不過也差不多了。”

數騎帶來了消息。

“曹穎為太平縣縣令!”

“好,太平穩住了。”劉擎知曉太平最需要的是政策延續性,曹穎繼任,自然是蕭規曹隨。

“楊玄呢?”

這個疑問在不少人的腦海中盤旋。

“定然是去了好地方。”韓立私下和心腹說道。

“怕是走了。”盧強也有些唏噓。

一種冷冷清清的感覺讓劉擎很不舒服。

“走了就走了吧。”

“陳州沒有適合他的官職,他會不會去了桃縣那邊?”盧強猜測了一下。

劉擎想的煩躁,一拍案幾,“不管了。”

門外來了個小吏。

“使君,長安安排了一個司馬。”

劉擎瞬間就暴起,咆哮聲響徹州廨。

“陳州已有了別駕,還要司馬作甚?我陳州不是養老地,哪來哪去!”

州的官制中,別駕和司馬屬於上佐,看似地位崇高,可二者都沒有具體職事。也就是說,別駕和司馬每日值房裏一坐,一杯茶,一本書就能坐一天。

盧強有事兒做,那是劉擎給的。也就是說,刺史不給你面子,你就只能整日無所事事。

一個人走了進來,笑嘻嘻的道:“使君,我也想回太平,可太平沒我的地了呀!”

“楊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