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誰規定小貓咪不能偷奸耍滑的?沈佳悅惦記的蛤蟆吐蜜!(第2/4頁)

一聽這話,林旭便說道:

“這樣吧,你去樓上剪輯視頻,我在下面做蛤蟆吐蜜……這個名字起得真是,典型的燕京風格。”

過去的燕京人取名,真沒什麽文化可言。

比如驢打滾兒,比如蛤蟆吐蜜,還有炸咯吱、燉吊子、盆裏蹦、炸灌腸、芥末墩兒、羊眼包子等名字,剛開始都讓人有種摸不清頭腦的感覺。

完全就是怎麽俗氣怎麽來。

沈佳悅一聽兩人交換工作,立馬答應了:

“那就交換吧,我上樓剪視頻,你把蛤蟆吐蜜做出來,一定要吐蜜喲,不吐蜜的蛤蟆吐蜜吃起來沒靈魂。”

林旭笑了笑:

“好吃就行了,還在乎啥靈魂啊,趕緊去吧,等你剪輯完成,我這邊也差不多把蛤蟆吐蜜做好了。”

“好噠,本寶寶去也!”

沈佳悅滿懷欣喜的上樓了,順便又在群裏裝了一波:

“等會兒要吃蛤蟆吐蜜啦,哈哈哈哈,我要把小時候想吃卻吃不起的小吃,全都吃一遍!”

林旭用積分兌換了蛤蟆吐蜜的做法後,便開始動手制作。

蛤蟆吐蜜是京津地區的名小吃,說是蛤蟆,其實就是包了豆沙餡的發面芝麻餅。

芝麻餅在烤的過程中會漲發,而最外表的面皮已經烤焦,所以漲發的面皮只能頂著將豆沙餡兒往外頂,最終導致面餅裂開,裏面的豆沙餡湧出來。

裂開的面餅跟蛤蟆嘴一樣,所以被成為蛤蟆,而裏面的豆沙餡兒散發著香甜味兒,因而得名蛤蟆吐蜜。

這道美食因為名字比較接地氣,導致很多外地人光聽名字就避之不及。

事實上,蛤蟆吐蜜吃起來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外面被烤焦的面餅,配上裏面的豆沙餡兒,又香又美味。

林旭兌換完做法便開始制作。

他將面粉倒進面盆中,加入一小勺泡打粉,接著端來一碗溫水,先往裏面放入一小勺酵母粉,再放入兩小勺白糖。

攪拌到糖融化,開始和面。

蛤蟆吐蜜這道美食講究外皮香酥,內裏喧軟,所以和的面團要相對軟一些,這樣烤出來裏面才足夠喧軟。

面團和好後,用保鮮膜封著放在一邊。

趁著這個功夫,林旭將紅豆沙餡兒從盆裏挖出來,搓成了一個個圓形的小劑子。

做蛤蟆吐蜜,紅豆沙餡兒是必不可少的,在用之前,甚至要用豬油和糖把紅豆沙炒軟炒香,然後再冷卻成豆沙餡才行。

這樣的豆沙餡香味更濃郁,吐蜜的效果也更好。

把餡料搓成圓球後,放進冰箱裏冷藏,防止餡料受熱融化。

接著他將剛剛開始漲發的面團拿過來放在面板上,揉一遍,再搓成長條,分成一個個比餃子皮略大的面劑子。

這道美食,最關鍵的步驟就是要在面徹底漲發前做好,同時減少漲發的時間,讓面餅邊烤邊漲發。

這樣就能造成面皮還沒漲發完畢,外皮就已經烤焦的情況。

此時面餅還沒漲發結束,沒法向外漲發,那就只能向內漲,然後擠壓著豆沙餡將面餅掙開個口子,蛤蟆吐蜜就此完成。

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訣竅,在做的時候會故意等面餅漲發好再烤,為了防止達不到吐蜜的效果,還自欺欺人的用刀在側面劃開一個口子。

但這種做法,吐蜜的效果遠沒有自然擠壓出來的效果好。

用擀面杖將面劑子擀成一張張的面皮,接著把搓好的豆沙餡兒端過來,包進面皮中。

包好把面餅稍稍摁壓一下,放在一邊備用。

所有面餅全都包好,往盤子中倒入一些白芝麻,再端來一碗清水。

用面餅在清水中蘸一下,然後放進白芝麻中滾一圈,讓面餅上粘滿芝麻,粘好放進烤盤裏,中間留間距。

在制作的過程中,其實面餅一直在漲發著。

等林旭把面餅全都粘上芝麻放進烤盤中,原本摁扁的面餅,居然稍稍有些鼓脹。

他端著烤盤送進烤箱中,開始烤制。

烤箱沒有預熱,因為這樣可以讓面餅再餳發一下,而且面餅的外皮逐漸被烤焦,會讓口感更香酥。

不像預熱好的烤箱那樣,溫度猛然升高,導致面餅的外皮發硬。

面餅剛放進烤箱裏,林旭見墩墩鬼頭鬼腦的往廚房裏看,好奇的問道:

“怎麽?餓了?”

“喵~~~~~”

餓的時候倒是想起蹲在廚房門口要吃的了。

林旭從冰箱裏拿出七八個雞心,用菜刀切成小丁,放到蒸鍋裏進行蒸制。

等雞心蒸好,端出來,倒進墩墩吃飯的陶瓷盤中,攤開,讓雞心的溫度稍稍降低一些,然後端到外面,擺到了墩墩吃飯的小餐桌上。

小家夥湊過來聞了聞,隨即便大口吃了起來。

沒多久,烤箱裏的倒計時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