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酸辣冰爽的殺生魚,果然好吃!新的支線任務!

“這還選啥啊,直接兩樣都做唄,正好魚身兩邊的肉,一邊做一樣,咋樣老袁?”

林旭還沒來得及開口,戴建利又跳出來攪合了。

他雖然吃過袁德彪做的殺生魚,但還真沒體驗過赫哲族的吃法,所以想要感受一下,要是不好吃,那就再吃漢民的做法也不遲。

這樣雙保險,還不耽誤享受美食,多爽啊。

袁德彪笑著說道:

“行啊,正好展示一下兩種做法的不同,讓你們認真感受一下東北飲食文化的魅力所在。”

他提著魚來到水池前,用菜刀在魚胸鰭下面一點的位置刺了一下。

鮮紅的血頓時湧了出來。

這是魚的心臟部位,從這裏放血能最大限度的將血液放出來,讓魚肉更加鮮嫩美味,口感更好。

放血的時候,需要摁著魚身,松開魚尾。

魚尾巴在擺動時,能讓更多的血液回流到心臟中,這能加速放血。

這些步驟在場的人都知道,袁德彪也沒詳細講解,將放血的步驟快速做完,然後等魚不動彈時,用菜刀將一側魚身的魚鱗刮掉,而另一側則留著。

“赫哲族人吃殺生魚,魚皮是帶著魚鱗吃的,烤酥後吃起來非常過癮,但漢族這邊,基本上還是會選擇去鱗,魚皮燙一下摻到魚肉中。”

林旭原本還以為兩種吃法在最後才能體現出來呢,沒想到這會兒就有了明顯區別。

帶鱗的魚皮烤一下,雖然跟漢族這邊的吃法迥異,但想想麻辣魚鱗那香酥的口感,林旭覺得還是值得一試的。

畢竟人家赫哲族,可是漁獵民族,吃魚經驗豐富。

袁德彪刮好一側的魚鱗,隨即把魚肚子剖開,去掉內臟和魚肚子裏的黑膜,又認真清洗一遍,然後將兩側的魚肉片下來。

這種野生魚,肉很瓷實,看起來就好吃。

兩側的魚肉去掉後,袁德彪去掉肋刺,又麻利的將魚皮去掉。

接著把魚肉片成四毫米左右的肉片,再切成四毫米見方的肉絲。

“做殺生魚切的不能太細,否則吃起來沒口感,最好切成粗一點的肉絲,這樣吃起來口感是脆的,嚼起來更舒服。”

袁德彪提醒兩句,便繼續改刀。

謝保民對林旭說道:

“跟南方人喜歡吃的脆皖魚一樣,都是為了追求口感上的爽脆。”

所有肉條全都切好放進盆裏,再加入沒過魚的醋,袁德彪說道:

“這一步被稱為煞,就是用醋將魚肉中的雜質異味以及寄生蟲全都清出去,當然,這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手法而已,事實上,不煮熟的話,寄生蟲是殺不死的。”

過去吃生魚時,人們會想辦法借助高度白酒、黃酒、芥末、辣椒等食材和飲品企圖殺死寄生蟲,但經研究,這些手段屁用沒有。

唯一的效果就是能起個心理安慰作用。

不過雖然吃生魚有著各種各樣的危害,但因為美味和風俗的緣故,導致吃生魚和水產品的習俗並沒有改變。

有名的比如順德魚生、潮汕生腌等菜品,都是生食類的代表。

而在鄰國日本,各種生吃的食材更多,除了水產品和海產品之外,還有一些陸生動物,也被列入了刺身食材中。

倒是西方,除了韃靼牛肉和韃靼鹿肉之外,就剩下德國還在堅持不懈吃生豬肉,據說做好了,口感不次於韃靼牛肉。

但去留學的學生,並沒有幾個人願意嘗試。

謝保民說道:

“用醋浸泡一下,殺寄生蟲有些想多了,不過倒是能讓口感更加爽脆一些。”

魚肉浸泡起來,袁德彪開始準備漢族做法的配料。

土豆切絲、青椒切絲、洋蔥切絲、再切點大頭菜、胡蘿蔔絲啥的,最後將去鱗的魚皮切成條。

接下來就該焯水的焯水,該浸泡的浸泡。

然後將配料全部放進冰箱冷凍室,利用低溫鎮一下,這樣口感更加冰涼爽口。

做完這些,袁德彪又將帶鱗的魚皮分成兩半,先腌制一下,接著刮一層幹粉糊。

他說道:

“過去都是把魚皮烤一下,不過現在都改為油炸了,這樣做出來的魚皮更美味,還能吃到魚鱗那種香酥的口感。”

說完,他架上油鍋,燒熱後將魚皮放進去過油炸制。

炸的時候油溫不能太高,五成熱就行。

這樣才能把魚皮炸酥炸透。

魚皮剛放進油鍋中,會被炸得曲卷起來,沒多久,就會再次舒展一些,這是魚皮中的膠質變性造成的。

等魚皮炸好,從鍋裏撈出來,放在一邊晾著。

這會兒魚肉已經用醋浸泡得差不多了,將醋倒出來,再用清水把魚淘洗一遍,同樣放進冰箱裏進行冷凍冰鎮。

趁著這個功夫,袁德彪切了一些幹辣椒段,炸了一小碗油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