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高大爺:縱橫江湖多年,最終卻被拿捏,造孽啊!(第2/4頁)

好在我有外掛,否則真沒法在圈裏混了。

他剛要兌換,發現積分不夠,過年期間花了一些積分,導致積分還差三十來萬。

只能再等等了。

師兄弟倆洗洗手,隨即開始包餃子。

正忙活著,師父高大爺走了進來。

等他把推拉門關上,謝保民餃子也不包了,一臉八卦的問道:

“咋回事啊師父?我們是不是來的不是時候?”

“沒啥,就是你師娘調皮,悄悄把Lucy喊來,還熱情的讓我教她包餃子,把我整得要抑郁了。”

林旭和謝保民對視一眼。

果然,這一切都是師娘的主意。

想想這一招挺高明的,把海王硬拖到岸上不算什麽,前幾任師娘也都這樣做過,但最終海王還是重新遊回到了大海中。

而師娘把海王拖上岸,隨即又挖了個小池子把海王丟了進去。

要麽上岸好好過日子,要麽就在小池子裏撲騰吧,反正別想回到回去那種暢遊大海的感覺。

這對一般人而言,並不算什麽,但對海王來說,卻挺要命。

謝保民幹笑兩聲:

“看來師娘真心想跟您過日子呢。”

高大爺嘆了口氣:

“我知道,但這種方式……算了算了,不提這些了,你們……小旭你可別學我啊,好好跟悅丫頭過日子。”

謝保民把包好的餃子放在托盤上,好奇的問道:

“師父你咋不交代我?這麽偏心?”

高大爺不屑的瞟了大徒弟一眼:

“你這身體,就不具備那條件,還是省省吧。”

謝保民:“……”

我也有努力鍛煉身體啊,最近跳繩把老黃和沈老板譚老板都甩在了身後,唉,有個八塊腹肌的師父,傷不起啊。

更傷不起的是,還有個又帥身體又好的師弟。

堂堂大師兄,淪為了師門身體素質的倒數第一,看來是時候再加點量了。

高大爺沒有包餃子,而是準備起了晚飯。

他看著林旭和謝保民問道:

“都想吃什麽,說吧,我趁著還在京城,做給你們嘗嘗。”

林旭對吃的並不在意。

不過師父做的時候,能學一招半式的也挺好。

他想了想店裏急缺的菜品,試探著問道:

“幹炸丸子吧,今年在老家想做這道菜來著,但一直沒顧上。”

謝保民一聽笑著說道:

“這道菜選的不錯,看似簡單家常,但對廚師的水平有著很高的要求,一不小心就會翻車。”

幹炸丸子是一道京城美食。

早在民國時,梁實秋就在《雅舍談吃》裏有過詳細的描寫:

“肉剁得松松細細的,炸得外焦裏嫩,入口即酥,不需大嚼,既不吐核,又不摘刺,蘸花椒鹽吃,一口一個,實在是無上美味。可惜一盤丸子只有二十來個,桌上人多,分下來差不多每人兩三個,剛把饞蟲誘上喉頭,就難以為繼了。”

光看文字,就能把人的饞蟲勾起來。

也就從那時開始,幹炸丸子成了京城名吃,一直到現在,依然是各大老牌飯店的熱銷菜品。

高大爺對林旭的選擇也挺認同:

“不錯,過去你上幹炸裏脊那會兒,還以為你會直接上幹炸丸子呢,沒想到你到現在也沒上,這很好,不愧是我徒弟。”

幹炸裏脊和幹炸丸子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林旭當然知道這一點,再加上京城人對幹炸丸子有著強烈的情懷和嚴苛的評判標準,所以店裏一直沒上。

不達到卓越級的菜品,是不允許在店裏上新的,免得被人挑出毛病。

據竇雯靜說,春節這段時間,來了不少外地的UP主探店,還有人做直播,這讓菜品的上新挺有壓力。

萬一被挑出毛病,那樂子就大了。

高大爺沒有直接開始做,而是拿了兩頭蒜,開始剝蒜。

他說道:

“吃幹炸丸子,除了傳統的椒鹽之外,一般還會配老虎醬,這個比較偏門,只有真正的老京城人才知道。”

老虎醬?

我就知道老虎菜,西北、東北、華北等地全都有,各地的做法還不相同,但都挺下飯開胃的。

謝保民在一旁說道:

“師弟不是京城人,不知道老虎醬很正常,這玩意兒名字挺霸道,實際上做法挺簡單,大蒜切末,用稀黃醬拌一下,再淋點香油就行了。”

他剛說完,正剝蒜的高大爺就說道:

“既然說做法就說囫圇,連你師弟也留一手嗎?”

謝保民當即說道:

“沒沒沒,我這是忘了師弟不懂這個,老虎醬得提前兩三個小時做,讓大蒜的辛辣味兒徹底融入到黃醬裏面,這樣才好吃。”

跟前面的制作流程相比,後面這段話才是重點。

因為做法很容易搜到,但絕大多數人是不會講提前腌制這種事的,畢竟自古以來,傳統手藝人都喜歡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