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發紅包,租新車!師父居然領證結婚了?可喜可賀!(第3/4頁)

發消息的時候他又沖媛媛姐問了一句:

“你喜歡什麽顏色?”

“白色。”

剛說完,微信上回消息了:

“新年好林先生,您想要租車嗎?公司現在有奧迪A4,林先生需要什麽顏色?”

“新年好,白色就行。”

林旭原本想問問價格,誰知小哥發了一句:

“好,一小時後我開車給您送過去。”

這麽迅速的嗎?

不過送來就送來吧,師娘也不是外人,等會兒吃過午飯正好要去看師父,要是碰到師娘,正好一並感謝了。

走進店裏,大家正在吃飯。

就連墩墩,這會兒也蹲在服務台上,正小口小口的喝著陳燕捎來的羊奶,她聽說這玩意貓喝了好,就順路買了點。

沒想到剛聞到味道,這小家夥就喜歡得不行,喝的的時候嘴裏還發出愉悅的哼唧聲。

來到樓上,陳燕正跟竇雯靜和曾曉琪坐在一起,一邊吃著桌上的大燴菜,一邊聊著春節的一些新聞。

見到林旭和沈佳悅上來,她笑著說道:

“喲,散財童子和散財童女回來了?上班第一天就撒出去一二十萬塊錢,這預示著什麽?”

沈佳悅比了個剪刀手:

“預示著我今年才二十三,而某人卻奔四了。”

陳燕:“……”

林旭洗洗手,盛了一碗米飯,坐下來,從燴菜中夾了幾顆肉丸,兩片五花肉和一筷子粉條,便大口吃了起來。

在家裏各種大魚大肉吃著,猛一吃這種接地氣的大燴菜,真是讓人渾身舒坦。

沈佳悅也說道:

“這大燴菜真好吃,燕寶,等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準備再回殷州一趟,你去不去?我帶你去村裏趕集。”

上次的農村大集讓她感興趣。

而剪輯成的視頻,也讓無數網友想起了小時候趕大集的經歷。

那期視頻拍得其實很隨便,基本上就是見到啥體驗什麽,套圈、小吃、玩具、衣服等等,沈佳悅原本以為會撲街呢,沒想到播放量居然罕見的很高,還成了墩墩不出鏡系列的最高播放量。

陳燕對這些還真挺感興趣的。

她看著林旭問道:

“你們趕集吃的那個炸棗糕我挺喜歡的,能做一下嗎?悅悅哢嚓哢嚓吃著,聲音好酥,把我半夜饞得又開車出去吃了頓燒烤。”

炸棗糕?

這個很好做啊。

林旭夾了片燉得軟爛的豆腐幹送進嘴裏,說道:

“挺簡單的,等會兒我做點算了,大家都嘗嘗。”

這種華北地區的小吃,好像也就中原北部和山東西部這一帶才有,別的地方雖然有類似的小吃,但多少有些區別。

陳燕沒想到今天就能吃上,她對陳媛媛曾曉琪竇雯靜說道:

“等會兒吃完飯先別走,咱吃了炸棗糕再回去。”

曾曉琪說道:

“算了,我拍攝計劃還沒寫完,等會兒就得回去忙活,今天得早點下班,晚上跟我爸媽去齊家登門拜訪。”

“嘖嘖嘖,這麽快就準備訂婚啊?”

“那倒沒有,我爸覺得人家大老遠去車站接了,得上門去表示表示……對了林老板,銀杏園啥時候開工啊?再不開工我爸媽就坐地鐵把京城轉遍了。”

自從初六那天教老爸老媽怎麽乘坐地鐵,老兩口就不見了蹤影,不是去奧林匹克公園,就是去王府井大街。

昨天早上還去看了升國旗,過得很快樂。

林旭說道:

“明後兩天就上工,到時候尚衛星兩口子也會過來。”

吃完午飯,他來到廚房,開始做大姨子饞哭了的炸棗糕。

這種用糜子面裹著棗泥炸成的小吃,外酥裏嫩,口感絲滑,再加上濃郁的棗香,讓人吃一次就念念不忘。

糜子,也就是大黃米,是山西陜西等地種植的谷類作物。

林旭將一包大黃米面拿過來,倒進盆裏,倒的時候過一遍篩子,這不僅能過濾掉有可能摻進去的谷殼殘渣,同時也能讓口感更加絲滑。

接著他加入冷水,和成面團。

生的糜子面團沒有黏性,不容易成型,基本上只要和成沒幹粉的狀態就行。

拿一塊幹凈籠布,浸濕後鋪在蒸盤上,將糜子面團零散的放上去。

糜子面需要蒸一下才能做炸棗糕,而在蒸的時候,為了節約火力,讓面團蒸得更透,需要將面團盡可能的散開,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蒸熟蒸透。

鋪好後放進蒸櫃裏,開始蒸制。

趁著這個功夫,林旭將面點部做黃米棗糕用的大紅棗端過來,這些用糖水煮過的紅棗不僅甜味十足,而且棗香味濃郁。

去掉棗核,將大棗簡單切一下。

不能太碎,得讓紅棗有點嚼勁,這樣在絲滑的糜子面中吃到紅棗,才更有那種口感上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