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丈人心目中的小清新美食,居然是——炒肝兒?!

京味小吃的任務?

林旭都快把這個任務給忘了。

這是第一次去沈寶寶家裏,跟沈老太太學做炸灌腸時候觸發的任務。

當時是7月下旬,現在馬上都12月了,任務再有一個多月就會過期,怪不得系統會提醒呢,時間確實夠久了。

不過這個任務進度也不是一點沒進行。

點開任務詳情,林旭看到這個任務居然已經達到了6/10。

裏面還詳細記載著每道小吃的名稱:

沙琪瑪、杏仁豆腐、炸灌腸、西瓜酪、門釘肉餅、糖油餅。

“嘖嘖嘖,居然這麽多了,看來這個任務也不難啊,回頭再做道炒肝兒、鹵煮、艾窩窩、黃米涼糕啥的,這不就妥了嘛。”

他嘟囔一聲,繼續做起了糖油餅。

糖油餅是兩種面疊加在一起的,發面喧軟,糖面香酥。

兩種不同的面混在一起,吃起來也會與眾不同。

據說有經驗的師父會特意在和發面時往裏面加一點食鹽,這樣味道鹹甜膠質,喧軟和香酥對比更加強烈。

不過沈老太太怎麽做的還不太清楚。

因為來的時候面都已經發好,沒來得及觀察配料。

這會兒雖然已經炸好一張糖油餅,有糖的那一面也被炸出了焦糖色,顏色紅潤,和另一邊的金色面餅形成了色澤上的強烈反差,看起來很誘人,但林旭最終還是忍住了嘗一口的念頭。

長輩還沒吃,身為小輩的自然不能先嘗。

不管甜味還是鹹味,一切都等奶奶回來了再說。

家庭小灶的火力弱,油鍋也小,一次只能炸一張面餅。

要是在店裏,換上大油鍋,行星發動機一開,一鍋可以炸五六張面餅,案板上這些餅坯,這會兒估計都已經炸完了。

林旭正忙活著,沈國富兩口子走了進來。

“嗯?咋你在炸啊?奶奶呢?”

“跟悅悅去給街坊鄰居們送秋梨膏了,今天做了三百多瓶,我往殷州發了五十瓶,等這邊的親戚朋友送完,剩下的放店裏賣一下試試,行的話就在店裏開賣。”

現在已經摸透秋梨膏的工業做法,假如一次做一千斤的話,正好能做一百瓶。

一千斤對王自強他們來說難度不大,絕對能供應上店裏的銷售。

聯想到之前不管月餅還是沙琪瑪、馬蹄糕等點心都有顧客哄搶的情況,林旭覺得這秋梨膏賣的時候也得限量供應,有會員卡的優先購買。

另外也可以做點粉絲活動,給外地的粉絲發點福利。

“回頭我要個二三十瓶吧,給周圍的朋友送一下……這才炸好一張油餅啊,那我等會兒吃得了。”

今天老太太這油餅本就是給沈國富做的。

所以他早早下班,接到韓淑珍就直奔南三環。

沒多久,第二張油餅也已經炸好,林旭撈出來控油,開始炸下一張。

正忙活著,沈佳悅提著一個大大的塑料袋,和抱著墩墩的沈老太太從外面走了進來:

“嚯,看到外面的車我就知道蹭飯的來了……老媽這有核桃你吃不吃?還有花生、柿餅、松籽兒、巴旦木、夏威夷果……”

這是沈寶寶從小長大的地方,鄰居們本來就挺喜歡她,今天還帶著那麽多好吃的上門拜訪,大家紛紛拿出自家的美食,開啟投喂模式。

每家都給了吃的,從小袋子換成中等袋子,接著再從中等袋子換成大袋子。

鄰居們的投喂不限於沈佳悅,連墩墩也獲得了一罐無鹽鵪鶉幹。

“這些鵪鶉幹是劉嬸兒在家用風幹箱自己做的,據說貓貓吃了對身體好,剛開始墩墩還不屑一顧,等它聞到味道,就有點上頭了。”

韓淑珍從袋子裏捏了顆巴旦木,剝開後送進嘴裏,邊吃邊問道:

“劉嬸兒家裏養貓了?”

沈佳悅掏出玻璃罐盛著的鵪鶉幹說道:

“養了只金漸層,原本想讓它跟墩墩比一下塊頭的,結果見到墩墩就躲在了沙發底下,怎麽喊都不出來……別的小朋友都怕生,但我們墩墩最勇敢,是不是小寶貝?”

然而墩墩並不想回應,眼神直勾勾的盯著那一罐鵪鶉幹。

很明顯,它的注意力全都被美食給吸引住了。

沈佳悅從廚房拿出一個一次性盤子,擰開蓋子捏出一只鵪鶉幹放進去,墩墩立馬沖過來,一口咬掉了鵪鶉的腦袋。

這些鵪鶉幹都是用沒長毛的鵪鶉烘幹而成,全身都能吃,也沒有特別硬的骨頭,對貓貓來說不僅可以飽腹和補充營養,同時也能起到磨牙的作用。

見墩墩開吃了,沈老太太在院子裏洗了洗手走進廚房,拿著炸好的糖油餅嘗了嘗,贊嘆一聲:

“我孫女婿真是做啥啥好吃,這糖油餅炸得正是火候,好吃。”

林旭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