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男人的加油站?男足:不信謠不傳謠,吃了照樣沒用!(第2/4頁)

烹制海參要遵循“有味使其出,無味使其入”的原則。

剛剛的清洗、焯水等步驟,都是為了去除海參中的異味,現在異味已經去除幹凈,該入味了。

而海參入味的第一步,就是高湯。

高湯是海參烹制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不管做什麽類型的海參菜品,第一次都需要用高湯將海參煮軟煮糯。

這樣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之所以用高湯,是因為高湯能讓海參富含膠質的口感變得更加豐腴,同時香味也更濃郁誘人。

至於放鹽,則是為了給海參增加點底味,放糖是為了提鮮。

要是做蔥燒海參,這一步還要放入煎過的蔥。

讓蔥香味從煮的步驟就開始往海參中滲透。

但今天做的鮑汁扣海參,吃的是海參的膠質和鮑汁的香味,所以蔥就不能放,其它的生姜等食材更不行。

一旦放進去,海參就會像海綿一樣把味道吸進去,再想讓海參入別的味道,就難了。

鍋裏的高湯煮七八分鐘,關火,將砂鍋端到一邊,開始浸泡。

假如是中午現吃的話,直接把海參煮軟就行了,但因為是下午吃,所以稍稍煮一下,就可以放在一邊泡著了。

這樣到下午烹制時,海參已經滿是高湯的香味,吃起來更美味好吃。

不過因為要長時間浸泡,所以海參不能煮太久,稍稍加熱一下就可以浸泡了,不然海參的膠質煮出來,口感和味道就會大打折扣。

中午,店裏吃的是馬志強做的蒸面條。

這是中原比較常見的一種面食。

把面條放進蒸櫃裏蒸制,同時把五花肉切成丁,放在鍋裏煸炒後加水,量要多一些,然後放入豆角、芹菜、蒜薹、黃豆芽等菜品。

等菜燉好,面條也差不多已經蒸透。

先用筷子把面條抖散,接著拌到菜裏,讓蒸透的面條被滿是油脂的菜湯包裹起來。

拌好其實就可以直接吃了。

不過想要美味,最好還是再蒸一下,讓肉湯的香味徹底浸入面條中,這樣香氣更足,口感也更好。

林旭給自己盛了一大碗,挑起一筷子送到嘴裏。

面條很香,吃起來跟炒面有些類似,但炒面是幹香勁道,而蒸面條則是入口香軟,口感上多少有些區別。

郭星海笑著說道:

“馬師傅這面條蒸得真不錯,我一個南方人都吃得慣。”

“這也沒啥訣竅,舍得放油就行,只要油多,蒸面條就沒難吃的。”

馬志強擅長各種大鍋菜、大鍋飯,做出來的味道也都很地道,原因就是放料比較狠,只要舍得用料,菜就沒難吃的。

林旭嘗了兩口,有種在學校吃蒸面條的感覺了。

實際上這面條比學校食堂蒸的好吃,肉多,菜多,用的還豬油,香味方面就不說了,就連面條,也是季明輝所在的面點部手工擀制出來的。

這樣的組合配在一起,再進過兩次蒸制,真是又香又美味。

林旭端著碗,從廚房裏捏了幾個剝好洗凈的蒜瓣,端著碗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邊吃一邊跟沈寶寶視頻通話。

電話那頭,沈寶寶正在管理中心的辦公室裏吃午餐。

別看是在辦公室,但菜卻是從旁邊五星級酒店訂的,不僅有十幾樣菜,還有服務員在旁邊站著。

在金錢的作用下,大型酒店的服務是沒得挑的。

今天吃的應該是粵菜或者閩菜,林旭看到中間擺著一小盆佛跳墻了,不得不說,黎世強在這方面還是很用心的。

既然你們喜歡吃,那就不計成本的砸吃的。

其實昨天到今天,吃的東西加起來也沒一台車的定金高。

在投資方面,這群賣車的各個都是行家。

沈寶寶看了眼林旭碗中的蒸面條,突然惡狠狠的問道:

“記得你月底沒零花錢的時候會連著吃好幾天蒸面條,當時公公婆婆給你的錢都花哪了?是不是偷偷給別人花了?”

“充遊戲了……記得你好幾次都旁敲側擊問我用不用錢……都怪我臉皮薄,愣是說不用,要是現在再回去,開學第一天就抱著你的腿求你包養我。”

“哈哈哈你休想,本姑娘會一腳把你踢開。”

旁邊陳燕嘟囔道:

“你倆要起膩回家去,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妹夫,昨天我還是要價低了,感覺損失了好多錢。”

林旭把手機放在一邊的八爪魚三腳架上,好奇的問道:

“什麽情況?”

陳燕夾著一塊燒鵝,憤憤不平的說道:

“聽說昨天一天,車展的銷售量就超過了整個展會期間的銷量,換句話說,今天明天他們賣多少賺多少……我昨天應該堅持要百分之一點五的,哪怕百分之一點四,也比一點二五要強一截……墩墩又該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