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蛋黃焗龍蝦!沈老太太的拿手小吃——炸灌腸!(第3/4頁)

這就是灌腸嗎?

看著跟豬大腸沒任何關系啊?

沈老太太自小在京城長大,對這類京城小吃倒是很了解。

她一邊忙活,一邊跟林旭講著炸灌腸這道小吃的發展史,也是這道小吃的從王公貴族跌落到民間的一個過程。

炸灌腸最早源自於清初時候炸鹿尾。

鹿尾作為珍奇食材,不管怎麽吃都美味,相聲貫口中就有蒸鹿尾兒這道菜。

但鹿不常見,鹿尾在當時的京城更是一根難求。

所以聰明的廚子就把豬肉餡填到豬大腸中切片炸制,冒充鹿尾,居然也深受好評,這就成了炸灌腸的最初模樣。

到了清朝中後期。

京城人的生活一落千丈。

肉餡也太奢靡了,所以這道炸灌腸發展出了新的形式。

用澱粉、紅曲米粉等食材灌到豬大腸中切片炸制,蘸著蒜水吃,味道也不錯,關鍵是成本降低了。

好多人家都吃得起。

這種灌腸迅速傳開,被稱為大灌腸。

“大灌腸?這是什麽意思啊奶奶?難道還有小灌腸嗎?”

沈老太太笑著說道:

“還真有,到民國時候,豬大腸也貴了起來,好多人吃不起,就用便宜的豬小腸代替豬大腸,這種用小腸做的就叫小灌腸。”

身為一個廚師。

林旭對美食的發展和變遷有著濃厚的興趣。

他看著沈老太太手中正在切著的灌腸問道:

“奶奶,你切這個為啥連豬小腸都沒有啊?這好像就是澱粉疙瘩吧?”

“再後來,困難時期連豬小腸都沒有,但京城人嘴饞,就直接把澱粉和紅曲米粉啥的用紗布裹起來做成灌腸的樣子,再用便宜的豬腸油炸著吃,就是現在的炸灌腸了。”

林旭沒想到這道菜的命運這麽坎坷。

在短短百年間居然有了好幾次蛻變,而且成本越來越低廉,也越來越深入民間。

正感慨著的時候。

腦海中突然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宿主聆聽京城美食變遷過程,觸發支線任務【京味小吃】:請宿主在半年內掌握十種以上京城小吃的做法,完成後獲得完美級京城失傳小吃抽獎一次。”

失傳小吃?

記得之前學師父原創菜品時候觸發過一個失傳菜品的任務。

沒想到現在又觸發了一個類似的任務。

看來以後沒事了要多研究一下京城的小吃啊。

幸好京城小吃的難度都不大。

完成這個任務應該不難。

到時候就看看能抽到什麽小吃吧。

說不定還能在店裏上新一波賣錢呢。

正念叨著的時候,他發現系統頁面的任務詳情中,任務進度欄有了更新。

【任務進度:1/10】

這是?

“檢測到宿主掌握的杏仁豆腐屬於京味小吃做法,任務進度+1。”

還能這樣?

任務難度又降低了一點啊。

灶台前。

沈老太太切好灌腸後。

端著一口特制的斜平底鍋放在灶上,往裏面加入一些豬油。

沒多久,豬油融化,全都匯聚到了鍋裏的低窪部位。

而高的地方卻一滴油都沒有。

林旭覺得炸灌腸應該不難,就起身趁著喝水的功夫過來學一下。

看到鍋裏的情景後,他好奇的問道:

“奶奶,這鍋為啥要這樣放啊?”

“炸灌腸其實不光要炸,而且炸完了還要放在高的地方再煎一下,把裏面的油脂煎出來,這樣灌腸吃起來也更加香酥。”

還有這種說法呢?

幸好看了一眼,不然還真不一定能做出地道的炸灌腸呢。

他又看了看老太太切的灌腸。

全都一邊薄一邊厚。

難道這也有啥說法嗎?

“切成這樣是為了增加口感,薄的一邊是酥的,厚的一邊是軟的,一片灌腸兩種口感,老京城人吃個灌腸也這麽會享受。”

林旭悄悄記在了心裏。

很快。

鍋裏的油熱了。

沈老太太把切好的灌腸一片一片放進油鍋裏。

在她炸的時候,柳阿姨拿著蒜臼子放在工作台上,裏面抓一把剝好洗凈的蒜粒,撒點食鹽,開始搗蒜泥。

吃炸灌腸一定要蘸著蒜汁。

這樣才能然灌腸這種平平無奇的食材變得美味起來。

柳阿姨邊忙活邊說道:

“林先生還沒嘗過老夫人做炸灌腸的手藝吧?那味道真是不錯。”

沈老太太笑呵呵的說道:

“這種上不得台面的小吃就是窮苦人解饞的手段罷了,國芳國富姐弟倆小時候嘴饞,我沒少做著吃,也就有了經驗。”

鍋裏的灌腸滋滋啦啦的炸著。

等到表面焦黃的時候,用筷子翻過來再繼續炸。

這個過程很慢。

需要一定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