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進入考場(第3/4頁)

三百個名額,分甲乙丙三榜,但凡榜上有名,那就是進士功名在身了,是身為讀書人階段的最高成就。

其中乙丙兩榜進士並沒有太大區別,僅僅只是名次不同罷了,同為進士身份,不存在誰比誰更有優越感,可以說這兩個榜單,只要榜上有名,大家都是站在相同高度的,名次也就僅僅只是自身所學的體現而已,算是給自己的交代,對接下來的仕途並沒有什麽影響,不存在你名次比我高就優待一些,真正影響仕途的是成績之外的東西。

而甲榜進士就不一樣了,那一百個名額又稱為進士及第,是要入殿覲見天子的,屆時天子欽點進士名額,可謂天子門生。

甲榜進士入殿覲見天子的時候還有一個流程,天子會隨機出題讓這一百個甲榜進士作答,評出前三甲進士,賜予狀元榜眼探花稱號,那三個稱號可謂讀書人的最高榮譽了,比四大才子的含金量要高太多太多。

其實三甲進士的考驗可有可無,甚至很多時候在之前的科舉中就已經內定了,所謂的入殿考驗幾乎只是走個過程。

若能位列三甲,那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名滿天下,跨馬遊街春風得意萬人瞻仰。

大離的科舉制度就是這樣,從開國就延續至今了。

數萬乃至十多萬舉人,才區區三百個進士名額,真心太少了,但並不是說其他人在一次科舉中落榜就沒有機會取得進士名額。

若在三榜進士名額滿了之後,參與科舉的學子某些方面表現得很是出彩,得上方賞識,是有機會活得同進士稱號的。

同進士也是進士,依舊能做官,但因為加了個同字,這個進士功名的水分就很大了,比舉人功名好點,但好不到哪裏去,融入不了三甲進士圈子,做官做到最後成就也有限,沒有突出表現,一生都可能止步三品官以下。

同進士的名額不是固定的,有時多有時少,多的時候上千人都有,少的時候幾十個也是有可能的,主要看某些部門是否需要官員去填補空缺決定,取決於上頭的決定。

因為同進士功名相對尷尬的原因,很多舉子寧願下次再考從而拒絕這樣的身份,朝廷也不強求,畢竟不能打消人家的積極性不是。

不出意外的話,這屆科舉的同進士名額估計會很多,因為太子初立需要擴充班底,這就給了很多不能入三榜進士考生晉身機會。

進士功名啊,已經是讀書人階段的盡頭了,寒窗苦讀,鐵硯磨穿,能走到那一步,其中的心酸不足外人道也。

考場周圍早已經戒嚴,可謂連一只蚊子都別下無聲無息飛進去,而且一旦科舉開始後,考場周圍方圓千米都會禁止任何人靠近,防止弄出動靜影響到考生發揮。

當雲景和宋巖來到考場外的時候,這裏可謂人山人海,各個方向多的是考生排隊進入熟悉考場。

熟悉考場的時間並非這一天,早在幾天前就開始了,可依舊人數眾多,很多人重復多次,非是為了留下作弊手段,而是不放心,怕到時候走錯耽擱考試,多熟悉幾次總不會有錯的。

至於在熟悉考場過程中留下作弊手段就別想了,當熟悉時間結束後,整個考場都會仔細檢查一遍,誰若是敢提前留下作弊的東西,一經發現按舞弊論處,最輕都是剝奪功名讓曾經的努力化為烏有,嚴重的還會下獄乃至牽連家人!

是以沒有人敢在這種時候亂來,走到這一步沒人敢拿自己前途開玩笑。

來到考場外雲景和宋巖排隊進入考場,並沒有引起人們嘩然關注,倒不是沒有人認識雲景,只是他稍微用了點手段不至於那麽高調罷了,否則他一經出現必定成為焦點。

隨著隊伍前進,周圍多的是人在討論關於這次科舉的事情,其中人們說的最多的還是雲景,畢竟他太特殊了。

就如同武輕眉所說那樣,幾乎每個人都在摩拳擦掌欲要和雲景分個高低呢,這是人們的唯一一次機會,這次之後乃至其他任何方面人們都不敢有這樣的想法。

某種意義上說,雲景算是‘於民同樂’了,嚴重點甚至可以說拉低了神話境的高度,就挺接地氣的……

進入考場很順利,出示相關手續即可,在雲景的刻意施為下並未引起波瀾,熟悉考位也就走個過程罷了。

整個考場占地極大,可以同時容納二十萬考生,若是考生超出預期,邊上還有臨時增加考位的空地。

考場呈階梯狀,朝向一致,前面低後面高,考官在最前方就能巡視整個考場,考場雖然大,可在這個層次擔任考官,哪一個不是具有驚人的目力?

每個考生都有一個單獨的房間,不大,三面都是墻壁,只能看向前方,進入考房後看不到其他任何人,而一旦開考直到結束考生都不能離開考房半步,在特殊的情況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