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處理不了!(第4/6頁)

當初他若是從了長公主,便是前途遠大飛黃騰達,可最終卻放棄了前途選擇了有婚約的妻子,一面是前途,一面是本心,他選擇了本心。

要說當初他對長公主動心過嗎?年少輕狂之時肯定動心過的,但他還是選擇了如今的妻子,可這麽多年過去,長公主一直在等著他,要說不感動不覺得虧欠那是家的,畢竟人家幾十年青春就這麽浪費了。

多年過去,李秋早已經不是那個因為感動和虧欠就會盲目下決定的青年。

到如今,因為自家徒弟雲景之故,曾經糾結的問題都已經不再是問題,正如他當初為難雲景問的那個問題,若遇到富家小姐和糟糠之妻該如何選擇。

當時雲景的回答是,只要自己足夠優秀,便不存在這種糾結的問題。

如今李秋可以說就已經實現了雲景當初的回答,徒弟是他看著長大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優秀就是他的優秀,再不會像當初那麽糾結了。

作為如今的李秋,考慮得更多的不再是兒女情長,而是多方面的因素,作為有心為國的他,考慮的是國家安穩,無疑長公主就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無疑他如今若是和長公主走到一起,對各方面都是有好處的,皇室安心了,雲景會更向著這個國家,多年有意避開的事情也有個圓滿結局。

這不是皇室為了拉攏雲景而強行把李秋和長公主促成一起,雖然有著這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還是他們彼此間有著情意。

可問題是李秋得考慮自己妻子的感受,多年的夫妻相濡以沫,本身來說,李秋更在意結發妻子的心情,他不希望妻子委曲求全。

這件事情李秋和妻子溝通過,當時他都很是難以啟齒,可多年的夫妻啊,雲景師娘豈不明白李秋的糾結,反過來安慰他說,你啊,這麽多年也該給對方一個交代了。

當時的交心之言,雲景師娘反倒覺得虧欠,她說這麽多年因為自己,不但耽誤了丈夫,還耽誤了長公主,內心本就多年煎熬,而今能得以圓滿,這是多好的一件事情?能得以釋懷,高興還來不及呢。

聽了結發妻子的交心之言,李心頭很不是滋味,他知道妻子是肺腑之言,並非委曲求全,可妻子就真的一點都不在意嗎?她是在為大局著想的同時,也不希望自己將來抱著遺憾和虧欠離開人世啊。

事到如今,他和長公主的事情已經沒法回避了,且都能得到圓滿結果,但這件事情得慢慢來……

入宮的時候李秋心頭想了很多,可當見到陛下夏紫陽的時候,李秋意識到事情並非自己想的那樣,因為這裏除了他之外,內閣成員幾乎都到齊了!

雙方見禮後,夏紫陽將雲景那份提前讓人卷抄多份的冊子分發個諸位大臣,道:“諸位先看看再說”

不明所以的眾人立即翻閱,很快一個個無不臉色動容,若非陛下當面,恐怕一個個都怒不可遏了。

將他們的反應盡收眼底,夏紫陽沉聲道:“事情諸位都已然明白,如此惡劣事件,這麽久了居然連一點風聲都沒有,當真是無法無天!”

“陛下,此事若不追查到底,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簡直荒唐,荒謬,至生命於何地,至律法與何地,絕不姑息!”

“查,但凡產於者,都將明刑正典……”

眾人紛紛發表自身看法,夏紫陽把他們的反應都看在眼裏,旋即沉聲道:“此事刻不容緩,此事朕欲交給李愛卿去處理,諸位以為如何?”

“這……”

此言一出,在場的人紛紛面面相窺,須知這等涉及全國的大案,陛下讓李秋去處理?他的職位還沒確定下來呢,再則,李秋一旦接手這件事情,那權力一下子就大得沒邊了啊,合適嗎?

可考慮到陛下的態度,加上李秋背後站著的那位,一時之間眾大臣反對不是同意也不是。

本就下定決心的夏紫陽,見他們不說話,便道:“既然大家都不反對,那就這麽確定了,來人,擬旨……”

不久後,李秋從皇宮出來,手握聖旨前去刑部走馬上任,而經手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這種驚天大案,他感覺自己似乎在做夢,同時肩膀上的壓力很大。

各方面都全力配合啊,陛下給他的權力和自由簡直讓人驚恐,可以說手握聖旨的李秋,在處理這起案件的時候有資格去查除極個別人之外的任何人!

那所謂的極個別,無外乎是大離天子以及神話境的雲景黃昌陽了……

千頭萬緒,李秋冷靜下來,首先面對的是,這起案件從什麽地方查起?單單是如今掌握的信息,幾乎都是關於江州的,隱約指向京城,可壓根沒有線索啊。

總不能不遠萬裏的奔赴江州去一點點查起吧?而且這起案件涉及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