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最後一題(第4/4頁)

這倒是符合他一貫的心態。

擡頭看了看天色,雲景放下了毛筆,沒有去看最後一道大題,而是反復檢查之前做好的試卷內容。

“自己已經盡最大努力了,希望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吧”,天色漸暗的時候雲景放下試卷心中暗道。

還是那句話,考生裏面必定藏龍臥虎,他不奢求自己第一,榜上有名盡量靠前就不錯了,畢竟很多題目的答案需要考慮閱卷考官的性格和心態。

晚餐有人送來,雲景吃完後就放松心情休息了,盡管精力充沛也不打算用晚上時間去做最後一道題。

考場是不禁止考生晚上答題的,甚至為了方便考生抓緊時間,考場每個考房都掛上了兩盞燈籠,須知雲景做得快並不代表其他人也快,一天下來,絕大多數人都還在和第一部分的‘填空題’較勁呢,哪怕最終三天考試下來,一部分人連試卷都沒能做完也是大有人在的,不是誰都如同雲景那樣過目不忘腦袋裏面裝著一座書庫內容,會就會,不會就不會,沒有任何捷徑可言。

考試的第一天晚上,不知道多少人要挑燈奮戰,真正能安然入睡的估計沒有多少。

也沒關注其他人,雲景安心入睡,官府果然沒有給考生送來被子,這大夏天的,光禿禿的木板隨著除了有點不舒服外其他的還好,不至於把人冷出病來,反而還挺熱……

隔天一早雲景神清氣爽起來,郁悶的發現官府壓根不提供洗漱用品,好在對他來說問題不大。

吃了官府送來的早餐,雲景的目光看向了最後一道大題策論題,看到題目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題目只有四個字,長治久安!

考生需要通過這四個字進行分析,從而寫出一篇文章來,至於內容,那就要看自己的水平了。

“不愧是舉人試,考的已經不再是一個人的學問,考的更是一個人的眼光和手段,上升到了治國治家的高度,長治久安,四個字雖然簡單,可延展開來卻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問題,但卻擺脫不了一個核心思想,那就是如何實現一個國家長久的富足強勢!”

心念閃爍,看著這個題目雲景一時之間想了很多,如何答題他倒是有思路,但卻要貼合這個世界的事跡情況,不能太空乏,也不能誇誇其談,要言之有物且行之有效那種。

關於這個問題,雲景整整半天都沒有動筆。

直到中午吃了飯,又稍作休息放空心情後,他才在草稿紙上進行初稿。

關於如何實現長治久安,雲景決定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分別是民生,軍事,律法,以及外交!

民生方面,雲景闡述了人民富足的重要性,民富則國富,民窮則國窮,唯有人民富足國家才能強盛,他並非浮於表面的誇誇其談,而是從實際出發如何實現民富目的,自己是農民出身,雲景以農事作為切入點,先說民以食為天,吃飽了才能談其他,著重闡述糧食的重要性,有了切入點,他再根據自己了解道的大離地理環境,描述什麽地方適合種植什麽樣的糧食,以此達到土地最大化利用的效率,這方面描述清楚了,再談水利對田地的重要性,然後再淺談了土地沙化對田地的影響,接著又特別指出了一些地方適合梯田這種概念,但這方面需要官府配合進行推廣,農事之後,他延展開來,開始描述吃飽肚子後的衣食住行問題,甚至還淺嘗輒止的體己了經濟流通的重要性,引用活水澤被蒼生的概念描述經濟也需要像水一樣流通起來,以此實現經濟利用最大化,但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人民能填飽肚子。

之所以這部分內容很多東西雲景只是淺嘗輒止沒有深入,一部分原因是某些概念太過超前,另一部分原因嘛,這只是舉人試,如此就夠了。

洋洋灑灑一兩千字,雲景也只寫了民生方面的內容,後面還有得忙,時間充足,不急,慢慢來,先寫好初稿,後續再慢慢完善潤色。

接下來是軍事方面的內容,因為有過從軍經歷,寫這方面雲景並非誇誇其談,而是親身經歷過的,有跡可循,這方面雲景稍微思索,不再‘循規蹈矩’,而是一來就以紀律為切入點,而非什麽謀略裝備之類的,強調紀律,紀律在什麽情況下會起到什麽樣的作用和效果,如此洋洋灑灑又是一兩千字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