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反正不要錢……(第3/5頁)

“額,話說回來,別說易容,就是毀容估計娘親也能一眼就認出我來,畢竟自己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團團啊,母子連心,豈是外在表象就能期滿得過去的”

腦海中閃過這個念頭,雲景又在想,也不知道去祭奠外公他們的娘親現在怎麽樣了……

青竹山上,長生宮。

夜晚這裏已經沒有了白天那麽多人,但卻一點都不冷清,畢竟這裏名聲在外,有很多人來這裏借宿,讀書人,跑江湖的,乃至一些路途遙遠的香客都住在了這裏,所以這裏即使晚上也頗為熱鬧,人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談天說地,不過談得更多的則是長生宮的善舉。

然後吧,長生宮各處都是人員在走動,有些人遊覽著就去祭拜一翻福安大尊,長生宮的人也不制止人們的舉動,只是好言相勸人們別在這裏生事端就好,畢竟是供奉福安大尊的地方,清靜之地還望包涵一二。

值得一提的是,長生宮似乎通宵營業,比如記錄善款捐助的地方,比如各殿供奉之處,這些地方都有人時時刻刻都有人負責值守。

一間面積不小的偏廳內,寶壽先生居然親自出面為一些借宿的客人誦讀福安大尊的經典祈福,這樣的機會可不多,而且也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福氣得到寶壽先生親自祈福,雖然寶壽先生說人人都一樣,可他下面的人,卻是根據每個人的‘善舉’來安排的。

本就仙風道骨的寶壽先生,一番抑揚頓挫的經典誦讀下來,讓人如沐春風,整個人都平靜了,像是心靈得到了洗滌。

到底還是有清醒之人的,沒那麽好忽悠。

在寶壽先生誦讀完一篇經典後,有人開口道:“寶壽先生,在下並非是對福安大尊不敬,只是我想問,誠心向福安大尊祈禱祭拜,真的能消災解難保平安嗎?”

說話的是一個讀書人,看打扮還是有秀才功名的,一臉糾結,明顯很想這是真的,但又怕自己被忽悠了。

對此,寶壽先生的回答是:“福安大尊悲憫世人,若誠心祈禱,他自是有所感應降下福澤,心若不誠,大尊自然是無以為報的”

聽他這麽一說,在場的大多數人都是一副本該如此的表情,你心都不城,還想福安大尊保佑你,想屁吃呢。

然而聰明人都知道,寶壽先生的話根本就是廢話,誠心的標準是什麽?直白點說,自己誠心不誠心,還不是得看福安大尊他老人家的心情唄。

那開口的讀書人明顯不是那麽好忽悠的,又道:“如何才能表達自己的誠意呢?”

“這位公子,須知凡事不可強求,帶著目的的祈禱,那是人心貪欲的表現,人的欲望無止境,福安大尊豈會滿足人們貪得無厭的欲望?”寶壽先生搖搖頭笑道。

他就差直白的告訴對方福安大尊不是許願機器了,這種問題就不要拿出來說啦。

那書生想了想又問:“若真有災劫纏身,如何才能得到大尊眷顧呢?”

寶壽先生似乎被書生的問題逗樂了,啞然笑道:“這位公子,你是讀書人,明白事理,須知求人不如求己啊,若事事都想著依靠他人,這本身就是對自己不負責的表現,任何事情都是事出有因的,大尊悲憫世人,但卻超然塵世,不會親自出手幫人解決麻煩,而是給世人指點一條明路”

頓了一下,他又道:“大尊勸解世人行善積德,便是消災解難保平安最好的方式,善德足夠自有天佑,便能萬劫不加身,你是讀書人,應該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吧?善良的人,總是能得到人們尊重和幫助的,道理都一樣”

那讀書人猛一聽還挺有道理,然而卻很快反應過來,自己差點就被繞糊塗了,他皺眉道:“如此一來,我等信奉大尊還有什麽意義?”

靠自己就能把問題解決了,那還要福安大尊幹啥?

讀書人就是麻煩,一點都沒有普通人討喜,笨一點會死麽?

寶壽先生心頭膩歪,但還是耐著信子道:“自然是有意義的,大尊不求世人回報,亦不會強求人們做什麽事情,為我等指明前路,如那開辟文明的先賢,我等尊他敬他,不至於蒙昧無知行差踏錯,若精誠所至還能得起眷顧,心誠則靈,怎麽能說沒有意義呢”

這寶壽先生還是有幾把刷子的,說起話來可謂老母豬戴‘乃照’一套又一套。

他都很直白的告訴對方了,福安大尊又被要求你信他,信不信在你,反正又不要錢,多少信一點?至於能不能打動福安大尊,那就要看你的心誠不誠了。

這一套無欲無求順其自然的話,倒是頗有高人風範。

而且事實擺在那裏,福安大尊強求任何人去信奉他了嗎?人們捐贈善款是自願的,不管多少都是自己的心意,至於那些被大尊眷顧之人,肯定是人家心誠所致啊,自己心不夠誠得不到大尊眷顧怪得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