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攔路(第3/4頁)

不久後,他扛著一根四十來米長的樹幹,直接就架在了沿河兩岸,然後第二根第三根……

半個小時不到,這裏硬生生被雲景用大樹樹幹鋪上了一座足夠堅固的粗糙木橋,完事兒走人。

“順手而為罷了,又不費什麽勁兒,白天那麽多人,這麽做著實有點高調,有了這座木橋,也方便了行人,再則,後續官府重新修橋也方便一些”

些許小事兒,雲景並未放在心上,至於第二天人們發現‘憑空’出現了一座木橋會怎麽想,他並不在意。

隔天一早主仆二人繼續啟程,宋巖並沒有詢問雲景昨晚去哪兒了,恪守本分的他知道什麽該問什麽不該問。

中午時分他們順利到達過河的橋梁,萬幸這裏的橋沒被沖毀,順利過河。

宋巖有些無精打采,這和他想象中的闖蕩江湖完全不一樣,說好的打打殺殺呢,咋一樣都沒遇到?趕路趕路再趕路,路上很多時候一根人毛都看不到,還不如待在鎮上呢。

雲景不知道他的想法,若是知道的話,只會說著才哪兒跟哪兒啊,若是讓你趕幾個月的枯燥路途那不得郁悶死,出門在外哪兒來那麽多事兒嘛。

這天下午,雲景他們路過一個小村子,遠遠的看到一戶人家周圍有十幾個農戶在指指點點,氣氛有些壓抑。

僅僅只是路過而已,雲景沒在意,遠遠的關注了一下,微微嘆息了一聲。

“少爺何故嘆息?是有什麽不順心的事情嗎?”宋巖問。

搖搖頭,雲景說了一句讓宋巖摸不著頭腦的話,道:“麻繩總是細處斷,苦難專找苦命人”

宋巖不明白雲景說這句話的意思。

也沒解釋,雲景道:“小宋,晚上安頓下來後,你返回這裏一趟,把那屋子裏的人找個地方埋了吧,畢竟遇到了,力所能及,哎……”

“好的少爺”,宋巖點頭道,雖然不知道雲景為什麽這麽吩咐,但他只需照做就是。

夜晚,一處小鎮中的客棧裏,雲景就著油燈安靜看書,宋巖回來了,情緒低落,眼圈發紅。

之前他根據雲景白天的吩咐去了那個村子,這才忙活回來。

“少爺,我已經把那戶死去的人家找個地方安葬好了”,回來的宋巖匯報道。

雲景點頭說:“嗯,那就好”

“少爺,那戶人家太慘了,讓我想到了曾經慘死的家人,所以我自作主張花錢給他們買了棺木,是小的不對,請少爺責罰”,宋巖忐忑的低頭道。

花雲景的錢去安葬別人,作為下人,他無疑是逾越了。

雲景卻平靜道:“無妨,些許錢財罷了,不讓人暴屍荒野,積陰德的事情,我不會怪你”

放心下來,宋巖感慨道:“我稍微打聽了一下,那戶三口之家,半個月前丟了兒子,幾天前官府把他們兒子找到送回來了,但只是一具屍體,受此打擊,那對夫妻瘋了,不讓任何人靠近,固執的以為兒子沒死,守著兒子的屍體幾天,夫妻倆都活活餓死,太淒慘了,他們活著本就不容易,卻要受此磨難,哎,我明白白天少爺為什麽要說那句話了”

麻繩總是細處斷,苦難專找苦命人,何其真實。

雲景幾乎可以肯定,那戶人家的遭遇,乃是人奸組織擄掠小孩的後續悲劇,這還僅僅只是他們遇到的而已,在看不到的地方,將有多少人家因為孩子遇難而家破人亡?

這種事情就不能去細想,想想都讓人揪心。

“這種事情誰都不希望發生,別太往心裏去,否則只會讓人覺得人間不值得,早點休息吧,明天還得趕路”,雲景惆悵道。

“嗯,少爺,我去給你打熱水來……”

趕路永遠都是枯燥的,不過雲景已經習慣,不覺得如何,反而樂在其中,看不同的風景,經過不同的城鎮村莊。

整整三天時間,宋巖才走出了那天遭遇的糟糕心情,他從小就是苦命人,那天的事件讓他感同身受,生在底層,人生太難了,很可能一次打擊,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天就塌了,然後家庭就毀了。

這天主仆二人架勢牛車行駛在官道上,周圍山高林密,前面有人攔路。

兩個策馬挎刀的男子站在路中間攔住了他們去路,其中一人抱拳行禮道:“那位讀書人,還請暫且止步,我們並無惡意,只是同伴在前面處理一些事情,處理完就讓你們過去,還請聽一句勸,別給自己找麻煩,否則大家都難做”

對方一看就是混江湖的,態度還算客氣,畢竟在這個國家,讀書人的身份總是高人一等的,若無必要,尋常江湖客不會去輕易得罪一個讀書人,哪怕是荒郊野外。

殺一個有功名的讀書人,嚴重點說等同於造反,官府會嚴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