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來得正是時候(第4/7頁)

為生民立命,這也太誇張了,雲景還沒那麽高的境界覺悟,只是單純的覺得把這些東西弄出來幫到他人,讓平民百姓日子好過一些心頭高興而已。

李秋一點都不覺得誇張,不管是農家肥也好,爬犁也罷,乃至後面的脫粒機,水車磨坊,這些東西,哪一件不是惠及天下蒼生影響萬代?其意義之大,夫子稱號都不夠,把雲景供起來都不為過!

但他還小,這些榮耀如今給他反而是害了他,以後再說吧,總歸該他的不會少就是了,這些東西都是有記錄的。

在李秋看來,這些足以改變文明的東西才是最珍貴的,火藥這種有傷天和的玩應反倒不值一提……

眼看到家門口了,師徒倆止住話頭。

對於李秋的到來,雲景一家自是熱情招待,說到底,這個家如今能有這樣的好日子,一開始還是因為李秋這層關系呢。

爺爺雲林和李秋喝茶閑聊,說些農事方面的話題,李秋本就是種地好手,完全聊得來。

殺雞宰鴨,一桌飯菜,一壺老酒,其樂融融。

知道是農忙時節,李秋也沒過多打擾,下午時分就告辭離去了,走的時候,帶走了雲景畫的脫粒機水車等圖紙,他接下來又有得忙了,這些東西都是能直達天聽的,事關民生,馬虎不得。

雖說如今雲景不顯山不露水,但他的成就卻是天下少有,一旦公布出來,不知道驚爆多少人的眼球,不過如今有人幫雲景遮風擋雨,他卻不會為了名聲而操心,安安靜靜的過日子就好。

李秋離去後的第三天時間,牛角鎮的鎮長就大張旗鼓的到來了,為小溪村送來了一筆萬兩銀子的修路款項!

理由是小溪村的村民為國征戰勞苦功高,得知要修路,朝廷特別嘉獎的,還請了幾個專門修路的大匠指點,只要動工他們就來幫忙。

別人不知道,雲景卻明白,是自家師父把這個事情落實了。

有朝廷出面背書,小溪村村民高興的同時,也沒想過是雲景家的功勞,不會產生絲毫隔閡。

在這些政策面前,小溪村的這條路,足以修成官道規模了,春耕農忙之後就動工……

有了新式鏵犁,翻地的效率大大提升,沒幾天雲景家的田地就整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種植。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雲景決定來年再把育苗移栽的種植技術整出來,再往後,試著看能不能用當下時代的條件整出農藥,嗯,雜交作物也不是不能試驗一下,總之慢慢來吧,反正有的是時間,總得讓世人有個接受的過程。

從內心來說,雲景並沒有出風頭的想法,實在是當下平民太苦了,力所能及,能給他們改善一點是一點吧。

這天雲景正和家人一起在田裏播種,種的是水稻。

當下的水稻種植還是有些落後的,少了育苗移栽的過程,僅僅只是把稻種泡發芽,然後播種到水田裏,後續的生長,僅僅只是把密集的地方拔掉一些,繼而除草維持水源充沛,相對來說種植技術相對原始。

他這邊忙得不亦樂乎呢,村口傳來了一陣喧鬧聲,村民們好奇張望,來到卻是三個不認識的少年,看穿著無不是富家少爺。

一看就是來找雲景的,雲景作為小溪村目前唯一有功名的文化人,村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交友廣泛嘛,他們沒法比。

果不其然,三個少年策馬而來,第一時間就嚷嚷開了,其中一個壓得坐下馬匹直吐沫子的胖子大聲道:“阿景,你在哪兒呢,我們來找你玩兒啦”

來人正是雲景的好友,王柏林陳一劍和周金泰。

年後他們聚過兩次,農忙的時候雲景忙著種地沒時間,他們卻是主動找來了。

“胖子,林子,劍客,這邊”,水田裏,挽起褲管端著稻苗的雲景招呼道。

聽到回應,三人然後翻身下馬,把馬匹栓在路邊一窩蜂就跑來了,田坎上的路不好走,快胖成球的周金泰差點摔個跟頭,樂得王柏林他們哈哈大笑。

“小王小陳小周你們來啦”,田裏的雲山笑著打招呼,他是認識王柏林他們的,雲景和他們關系好,前些年沒少來小溪村。

“雲叔好,忙著呢”

三人恭恭敬敬的打招呼,禮節方面沒有半點含糊。

點點頭,雲山看向雲景說:“好了小景,你朋友來了,去玩兒吧,別怠慢了他們”

“爹,沒事兒,忙完再說吧,反正他們也閑”,雲景笑道,從小一起長大的關系,鐵著呢,雲景才不會太過客氣。

然後沖著王柏林他們道:“你們來得正是時候,杵著幹啥,趕緊的,下來幫忙一起幹活兒”

“雲叔,你別在意我們,別耽誤了春耕”,王柏林趕緊道。

邊上周金泰卻是苦著臉說:“不是吧阿景,我們一來你就讓我們幹活兒,你看看我這體型,這不為難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