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小家,大家(第4/4頁)

這天雲景單獨找他爺爺商量一件事情。

雖然是村長,但村裏平時沒那麽多事情,雲林絕大多數時候其實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比如現在,他在編背簍,手藝嫻熟,雲景則幫他削篾條,爺孫倆倒是其樂融融,雲景一點都沒有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

篾刀在手中被雲景玩兒出了花兒來,削出的篾條大小薄厚都差不多,他順好一把篾條,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道:“爺爺,你覺得把村裏到外面官道的這條小路修整一下,拓寬成牛馬車輛能通過的道路如何?”

有這個念頭雲景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只是覺得如今時機才算是成熟,當然,他也沒有什麽想要富先修路想法,純粹是覺得路好了,村民們出行也方便很多。

雲林動作一頓,想了想到:“想法是好的,但這件事情可不好辦呐”

“爺爺在擔心什麽?”雲景問。

搖搖頭,雲林說:“倒不是在擔心什麽,修路是好事兒,不過這節路可不短,不是一兩天能修好的,沒那麽多人手啊,召集村民們修路,如果不是強制性的,大家很難抽出太多時間來,景兒你也知道,咱祖祖輩輩生活在農村,從開春就得忙到寒冬,哪兒有那麽多時間來修路?”

這的確是個問題,如果不是強制性,雖然誰都知道修路對自己有好處,可農民的時間是寶貴的,一天恨不得掰成兩天來幹活兒,誰願意放下生計跑去修路?

想了想,雲景道:“爺爺,如果是花錢雇人修呢?”

雲景如今是不差錢的,其實修路這種事情他完全可以自己做決定,但依舊要和爺爺商量,是因為這種事情並不是想當然那麽簡單,說白了還是要講人情世故這四個字。

他家的根在小溪村,修路不是他一家的事情,而是全村的事情,花錢雇人修路沒問題,但然後呢,他家大包大攬了,村民們怎麽想?升米恩鬥米仇的典故不能忽視,很多時候矛盾就是這麽來的,太過脫離大眾,是很難在這個群體融洽相處的。

雲林想了想道:“花錢雇人修路,錢從哪兒來?雇什麽人?”,說道這裏,雲林頓了一下道:“咱家如今是不缺錢,但這不是錢不錢的事兒,大道理爺爺不會說,但我知道,路是大家的,咱家大包大攬不合適,而且,即使雇人修,在村民們抽不出時間修路的前提下,雇外人修路,錢被別人掙走了,大家心裏怎麽想?”

這些事情雲景當然明白,實際上說白了這些都是小事兒,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很多事情就是這樣,集體和個人不能脫離太遠,否則就不合群,矛盾就這麽發生了,人不能活得太自我,只有被供著的那種存在,才能無所顧忌的施恩與人。

當然,如果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我行我素,那就另當別論了,雲景能做到那樣,可他不得不站在家人的角度考慮,這也是他和爺爺商量的原因。

稍微沉吟,雲景問:“爺爺你是怎麽想的?”

“路肯定是要修的,這是好事兒,但這個事情不能咱家大包大攬,得和大家商量著來,這樣吧,我等下抽個時間找村民們商量一下,聽聽大家的看法在做決斷”,雲林笑了笑道。

點點頭,雲景說:“也行”

其實雲景和雲林都知道,這個事情問題不大,畢竟他家的影響力擺在那裏,唯一糾結的就是如何具體實施的問題,這個得和村民們商量一個章程,總不能因為修路就耽誤了農事吧。

到時候路修好了,在道路兩旁種上桃樹,春暖花開的時節,道路兩旁桃花盛開,那一定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