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忠義之士(第4/5頁)

火光照耀下,楊開山帶著白發蒼蒼的老兵踏著整齊的步伐而來,他們昂首挺胸,他們裝扮整齊。

四十多年了,他們依舊保留著當初軍中的裝備,而且保養得很好,而今再度穿上,這支鎮邊軍又回來了。

時隔四十多年,他們依舊是大離王朝的兵,依舊效忠這個國家,依舊心系自身使命和身份。

曬谷場上靜悄悄的,唯有篝火燃燒的噼啪聲,楊開山他們來到李秋等人前方,昂首挺胸直視前面。

面對他們,李秋先是示意身邊的親衛端著一個托盤過去,朗聲道:“楊將軍,晚輩現任大離正三品雷火軍團軍團長一職”,說著,李秋指了指端過去的托盤繼續道:“那裏有晚輩的任命文書,軍中印信虎符,還請楊將軍過目”

這是在確認身份,是必要的流程,畢竟時隔四十多年,不可能隨便來幾個人楊開山他們就隨意相信從而接受接下來的聖旨諭令,萬一被人冒充,那是要出大事兒的。

楊開山點點頭,自是不會在這個時候馬虎大意,大步上前仔細查看托盤中的物品。

這是一個有著超凡力量的世界,印信文書自然有獨特之處以防偽造冒充,尤其是官職越大,印信文書的獨特之處就越是非凡,到了一定級別,文書上蓋的印璽都有特殊之處。

仔仔細細甄別了李秋的印信文書,楊開山以自己真意境的修為仔細辨別,好一會兒才確認無誤。

畢竟時隔多年,外界也在變化,王朝的印信文書防偽方面也是有所變化的,但一些核心卻依舊保留了下來。

“確認無誤,鎮邊軍正五品偏將楊開山參見李將軍”,楊開山當即右手握拳放在心口行禮道。

“參見李將軍”,其他老兵也整齊行禮。

軍中上下有別,下級對上級行禮這很正常,規矩就是規矩,無關年齡,無關楊開山他們的特殊之處。

李秋並未托大,雙手隔空虛擡道:“楊將軍免禮,眾將士免禮”

楊開山他們放下手,然後,和之前李秋一樣,楊開山讓人將他的文書印信拿來給李秋確定身份。

畢竟時隔多年,這些都是該有的流程。

確認無誤後,在楊開山他們期待的注視下,李秋朗聲正色道:“鎮邊軍將士接旨!”

“末將在”,楊開山他們齊聲道,全都整齊劃一的單膝跪地低頭靜候天言。

李秋恭敬用雙手從邊上親衛手中取出一卷金黃色龍紋聖旨,攤開後快速掃視一遍,語氣嚴肅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孤聞有鎮邊一軍,為我大離牧邊多年,四十年前臨危受命,多年來盡忠職守,於塵世外蹉跎數十載光陰,不忘使命……”

洋洋灑灑數百言,大致闡述了一下這些鎮邊軍幾十年的付出和忠義,皇帝很欣慰,很愧疚,充分肯定了他們這些年來的盡忠職守,言辭懇切。

不過並未提及他們這些年來守護的那件東西,那東西不方便當著其他人的面說。

到最後才是關鍵的,李秋道:“爾等為國盡忠,忠肝義膽日月可鑒……,特賜眾將士忠義之士,官升三級,賜眾將士原籍忠義之家,著當地官府建忠義牌坊,刻其名,流其芳,著當地官府記錄眾將士血親後輩子弟,引其入學科舉,賜眾將士田宅耕牛,著當地官府督辦,賜鎮邊軍忠義鎮邊軍番號,著兵部補發多年欠發軍餉,三倍補償,賜眾將士各百煉鋼刀一把,精鐵魚鱗甲一套,刻忠義二字……,欽此!”

一口氣說完,隨後李秋合攏聖旨上前道:“眾將士,接旨吧”

楊開山代表眾將士雙手接過聖旨朗聲道:“末將接旨,叩謝吾皇隆恩”

“末將接旨,叩謝吾皇隆恩”

聖旨交到對方手中,李秋代表皇帝道:“眾將士平身”

如此一來,接旨流程算是結束,接著李秋語氣緩和說:“楊將軍,聖旨上賞賜的一應物品已經從京城出發快速送來斜陽城,你們出去之後回到斜陽城不久就能領取,此外你要出一份名單信息,那些死去的將士所得之物雖然他們無法親自領取,卻是要連同撫恤一起送到他們家人手中的,你們的付出陛下知道,不會寒了大家的心,另外眾將士原籍故鄉之所,亦有聖旨下達著當地官府督辦各項賞賜”

“陛下有心了,未曾忘卻我等,這些年的付出都值得了”,楊開山雙目通紅道。

聖旨上的那些賞賜不可謂不隆重,尤其是血親能入學科舉這一條就足矣慰藉他們這些年甘之如飴的付出,讀書科舉啊,那可是無數平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寒暄一番,還沒完呢,李秋後退,又拿出一張聖旨道:“忠義鎮邊軍接旨”

“末將在”,楊開山他們再一次恭敬單膝跪地靜候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