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來晚了(第2/3頁)

在這只隊伍中,隱藏的先天高手不少,甚至還有多個真意境的強者存在!

為了運送那些牛車上的東西,出動的人力物力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

雖然早早離開了官道,但雲景的念力感官範圍不小,不是有意,但也發現了牛車運送的是什麽玩意。

火藥,而且是制成武器的火藥!

難怪會有這樣的陣仗了,發現運送的是那玩意後雲景心頭了然,而且他大概還猜到,這支隊伍,很可能運送的只是其中一批,更多的,不知道會通過何種方式和途徑運送去前線。

“師父並不在這支隊伍中,也不知道這支隊伍是他統帥的呢,還是單純的後勤運輸隊伍”

心念閃爍,雲景估計,即使他師父李秋在那支隊伍中都沒法去相認,以那等陣仗,自己恐怕靠近第一時間就會被擊殺吧。

這些火藥軍事物資很可能影響整體戰局啊,容不得半點差錯的,別說是雲景了,搞不好皇子想跑上去搞事情都要攤上大事兒!

遠離官道後,雲景從早起下地幹活兒的農民口中打聽方家屯的方向而去,前行數十裏,中午時分就來到了方家屯外。

這是依山傍水的村子,規模不小,匆匆一瞥,這個村子至少有上百戶人家,而且每戶人家的情況看上去都不差。

畢竟這裏出了方輕言那等人物,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他的影響下,這裏的村民生活過得好完全不用意外。

這個時代,宗族關系可比任何關系都要來得重要。

雖然看上去方家屯只是個普通的村子,可據雲景觀察,這裏的很多村民都不簡單,後天後期練出內力的練武之人都有好幾個!

他稍微一琢磨,大概猜到這樣的人是甘願追隨方輕言告老的曾經親信部下吧,也有可能是王朝方面鑒於他曾經的貢獻給的福利。

隨著靠近方家屯,雲景居然還聽到了朗朗讀書聲。

“不愧是方老先生的家鄉,村子裏居然還有學堂”

這不禁讓雲景想到了自己小時候,若當初小溪村也有學堂的話,他想讀書識字就沒那麽糾結了吧。

可這種事情是羨慕不來的,誰讓小溪村沒出什麽大人物呢。

嗯,以後我老了,也要在小溪村辦一間學堂,讓村裏的後生有書讀,不至於當一輩子的睜眼瞎,沒事兒在學堂裏教教書,看那些後生朝氣蓬勃,想來也是一樁人生樂趣吧?

為什麽要等老了呢,有能力就可以搞起來,這個事情倒是可以琢磨琢磨……

“這位公子有禮了,不知來我們方家屯所為何事?”

正在雲景琢磨以後想辦法在小溪村也辦一家學堂的時候,路邊一個牽著牛的老伯看向他笑呵呵的問。

這個放牛的老伯就是雲景感覺到的後天後期練武之人,看上去七八十歲了,身子骨還很硬朗。

拱手一禮,雲景說:“這位老伯有禮了,學生雲景,來自江中望江郡新林縣,得知此地乃方老先生告老頤養天年之地,特來拜訪”

對方明顯是在保護這個村子,若不說明來意,搞不好會被對方當做別有用心之人。

老伯意外道:“公子來自江州啊,可遠著呢”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若能得方老先生指點一二,再遠也是值得的”,雲景笑道。

老伯搖搖頭:“公子求學之心讓人佩服,不過你來晚了”

“老伯何出此言?”雲景愣了一下道。

那老伯說:“公子恐怕要白跑一趟了,方老去年就已經辭世,指點你已經不可能了”

雲景完全沒有想到會是這樣,心情復雜道:“方老辭世,國之損失啊,晚輩未能聆聽方老教導,甚憾”

“人終有一死,方老為國操勞一生,年事已高,壽終正寢,也該安息了,可嘆方老辭世之時也未能看到邊關戰事平定,帶著遺憾而去,讓人唏噓”,老伯搖頭道。

想了想,雲景說:“老人家,晚輩無緣聆聽方老教誨,那是晚輩沒有那個福分,終歸來了這裏,不知可否去拜訪一下他老人家的家人,然後去給方老上柱香聊表心意?”

“公子見諒,如今方老家裏只有一位少夫人在,不方便見客,我帶你去方老墳前上柱香吧,你看如何?”老伯遲疑道。

雲景理解,人家男主不在,自己跑去不好,於是點頭道:“也好,就麻煩老伯了”

這種情況雲景考慮過,倒也並不太過糾結,只是拜訪的第一個飽學之士就不順利,倒是他始料未及的。

接下來雲景在老伯的帶路下,去了方老墳前上香祭拜,祭品是老伯幫忙準備的,顯然經常有人來祭拜故去的方老,這些祭品村裏常備。

方老的墳就一個土堆,看著很寒酸,但打理得很好。

之所以如此寒酸,老伯告訴雲景,是方老吩咐過,死後不要鋪張浪費,花那個錢,不如請先生來多教村裏的孩子識幾個字,那才是他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