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近在咫尺(第2/3頁)

江素素聞言將三個滿是銹跡的銅板收好,但卻重新拿出三個完好的放在了原處,蓋好石板,她說:“我再放三個在這裏,如果將來有苦難的人實在沒辦法了,翻到它們,雖然不多,但希望能讓這樣的人堅持下去,只要活著,就有希望,但我又不想有那樣的人翻到,因為翻到的話,世間就多一個受苦的人了”

因為受過苦,才知道那樣的日子有多難過,是以平時吃穿都舍不得的江素素,才毫不猶豫的重新放了三個銅板下去。

雲夕有樣學樣,很不舍的從荷包裏掏出為數不多的一個銅板道:“娘,那我也放一個下去”

“那倒是不用,小夕呀,我跟你說,人在那種走投無路的時候,其實錢多了反而是害了他們,三個銅板就夠了呢”,江素素阻止了她說道。

雲夕也不再堅持,但小小的心靈裏面,卻是悄無聲息的種下了一顆種子……

稍微耽擱,他們繼續啟程。

鐵索橋在風吹下輕輕搖晃,看上去驚險,實際上還是很結實的,有驚無險度過。

重回馬車後,還有點虛弱的雲山並未安慰江素素什麽,只是一直都緊緊握著她的手,無聲的給她一個依靠,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她,如今她已經不再是一個顛沛流離朝不保夕孤獨無助的人了,她有家,有丈夫,有孩子,常人有的,她都有……

過了鐵索橋,拐過兩個山頭,前方的路就變得平坦了起來。

再往前幾裏後,雲景他們看到了路邊有一個茶攤,一根竹棍撐著的陳舊布帆上寫著八裏亭茶攤。

江素素掀開馬車車簾打量著沿途,似乎在尋找曾經的回憶,看到茶攤,她說:“當初我離開的時候這裏還沒有茶攤呢,十多年過去,那句話叫什麽來著,小景說過的,對了,叫物是人非……”

茶攤不遠處有一座風雨侵蝕嚴重的亭子,有路人在那裏納涼歇腳,茶攤裏也有幾個人在歇腳喝茶。

八裏亭,昭示著從這裏往前,再走八裏,就能到達鳳陽縣縣城了。

劉大壯提議道:“少爺,現在天色還早,我們要不要在那裏喝杯涼茶歇歇腳,再一口氣趕到縣城?畢竟今天再去小林村時間來不及了,也得準備些東西,順便打聽下小林村的情況”

征求過父母的意見後,雲景同意了他的提議。

越是這個時候越不適合趕路,免得母親的情緒波動太大,慢慢走,讓她慢慢找回當初的記憶,慢慢適應外出十多年後回家的心情。

近鄉情怯路徘徊,這五百多裏的回家之路,江素素‘走了’整整十三年!

雲景他們一行來到茶攤,算得上是大客戶了,店家熱情的招呼著。

經營茶攤的是一老一少,老的五六十歲,小的只有七八歲,他們也不是什麽奇人異事,單純的附近人家,趁著酷暑農閑,來賣點涼茶掙些辛苦錢補貼家用。

雲景他們要了幾壺涼茶,幾碟瓜子,喝著茶水,聽江素素回憶講述她曾經的遭遇。

別說,這家茶攤的涼茶真心不錯,雖然不是什麽好東西,但勝在清涼解暑,比雲景前世的加多吉還好喝,而且還不貴,一壺茶也才四五個銅板。

茶攤老板,那個老伯聽雲景他們是外地口音,操著撇腳的官話問了一句:“諸位可是外地人?”

“老伯好眼光,不知有何指教?”雲景回頭笑道。

老伯趕緊擺手道:“我哪兒有什麽眼光啊,你們口音一聽就不是本地的,公子言重了,指教不敢當,就是有個事情我覺得有必要提醒你們一下,你們外地來的不清楚情況,以免惹上麻煩,至於聽不聽那就是你們的事情了,別怪我多嘴才好”

“多謝老伯好意,不知是何事,但說無妨”,雲景拱手有禮有節道。

似乎沒多少人對他如此客氣的,老伯有些手足無措,幹脆直接道:“是這樣的,敢叫公子知曉,鳳陽縣北面可不太平,你們外地來的,沒事兒最好不要去那邊,以免……哎,以免丟了性命,不是我倚老賣老損鳳陽縣境內的治安不好啊,實在是那邊一直以來都不太平,尤其是近來朝廷打仗,那邊就更不太平了”

聽到這裏,雲景眉毛一挑,他沒記錯,母親老家小林村,就在鳳陽縣北面。

此時有必要了解清楚,他追問道:“老伯,不知能否說得再具體點?”

“有什麽不能說的,鳳陽縣地界的人都清楚那邊的情況,怎麽說呢,這事兒還得從十多年前說起呢,十五六年前吧,不知何處一股惡匪流竄到了鳳陽縣地界,他們兇狠殘暴行事狠辣,剛來幾年,打家劫舍無惡不作,遭到了官府圍剿,但官府的人反而被他們殺了不少並未成功,圍剿的事情惹怒了他們,他們還屠了兩個村子泄憤示威呢,當年啊,哎,那叫一個慘,兩個村子的人都被殺光了,至今都沒人敢去……,後來官府又陸陸續續組織了幾次圍剿,都依舊無功而返,反倒是讓那幫惡匪逐漸壯大,到了如今,十多年過去,那幫惡匪占立山頭結寨而居,號稱兩千兒郎,儼然一方土霸王,官府都拿他們沒辦法,所以啊,你們最好不要去那邊,若是遇到他們就麻煩了”,老伯語氣復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