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日子依舊(第2/3頁)

好吧,那家夥,不知不覺的都給自己降低標準了,以前他什麽都想壓雲景一頭,如今他只想勝過雲景一次……

新學期的開始,雲景他們的識字課再度減少了,從曾經最開始的每天三節課,減少到了如今每天只有一節識字課了。

多出來的那節課,變成了一門新的學業,他們開始學習一些簡單的詩詞文章了。

這是一步一步的再加深雲景他們的學習高度,雲景猜測,大概下學期就沒有專門的識字課了,而是被更加‘深奧’的東西給取代。

禮儀,識字,算數,詩詞文章,如今這四樣學習占據了雲景他們每天上學的時間。

其中禮儀課始終屹立不倒,涉及到的東西也太多了,一開始只是簡單的動作,到後面連穿著語氣都有講究,甚至是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人,都有特別的禮儀講究,然後雲景了解到,後面他們還會涉及到婚喪嫁娶等等繁瑣禮儀……

其次,因為是第二年的秋季,這一年學堂又招收了一批新學生。

人數依舊不多,但比雲景他們那一級要十多幾個!

他們總算不是學堂內墊底的了。

有道是新人換舊人,有新學生加入,自然就有老學生離去,年紀到了一定地步的,沒能考上秀才,學子們只能黯然離開了學堂,這些人未來依舊能進行科舉,不過想要繼續獲得學問,就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畢業’的還有兩個秀才,這一年,雲景他們所在的學堂有兩個人考上了秀才,接下來他們將要去縣裏進修更進一步的學問了。

別看一個學堂才考上兩個秀才,但這‘升學率’真心不低了,用李秋的說法,今年郡裏參加秀才科舉的足有五千多人,而最終考上的卻只有五十個,百裏挑一啊,他們學堂就出了兩個,是何等喜大普奔的事情?

為此,李秋還高興的喝了一頓酒呢,那倆考上的,都是他教出來的學生,雖然那兩人不是李秋的徒弟,但到底是他教出來的,未來他們的成就越高,李秋的臉上也有光。

也正是因為學堂出了兩個秀才,展示了學堂的教學質量,所以今年招收的新學生才比雲景他們那一期多了十幾個,大多數都是從其他地方來的。

擇名師名校這種情況明顯哪兒都是一樣的。

如今雲景已經逐漸了解到了大離王朝的行政制度,從低到高分別是村,鎮,縣,郡,州,道。

他們所在的新林縣,屬於林南道,江州治下的望江郡管轄。

江州嘛,顧名思義,有一條大江,不過雲景並未見過就是,‘傳說’那條江叫離江,幾乎橫穿整個大離王朝,其有‘源頭天上來,浩蕩九千裏’的說法。

由此可見大離王朝疆域之遼闊,雲景如今接觸的也才冰山一角罷了。

望江郡轄下有上中下八個縣,新林縣屬於中等縣。

整個望江郡人口近三百萬,卻只有五千多童生參加秀才科舉,錄取五十個,真心不多,就這,還是囊括了四十歲以下有資格參加秀才考試的童生呢,幾乎是幾百萬人口中多年來所有的童生數量了。

當然,那些讀過書卻沒有學籍的‘野生’讀書人不算,那種人是沒資格參加科舉的……

在新學期的學習生活中,直到一個月之後,雲景才從同窗的只言片語中聽到了關於農家肥來自上頭的消息。

然而這些學生也只是從家長那裏道聽途說來的罷了,順嘴一提,壓根就不知道具體,他們的談論中,幾乎都在驚訝,大糞居然能種糧食?

那玩意那麽臟,種出來的糧食能吃嗎?

在同窗那裏了解不到具體有用的消息,雲景回去問了師父李秋。

李秋一直都在關注這件事情,他得到的消息相對全面一些。

雲景問了,李秋也將自己知道的幾乎全部都告訴了雲景。

首先,有聖旨下來,牛角鎮鎮長,嚴重失職,未能將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農家肥這種事情及時發現上報上去,革職,問斬,而且是斬立決,當天就被砍了腦殼,家產沒收,家眷服勞役的服勞役,入賤籍的入賤籍。

下場不可謂不淒慘,對此,李秋冷笑著說了句活該。

然後吧,果然不出他所料,之所以過去了這麽久才有消息下來,那是因為朝堂上爭奪功勞扯皮導致的,簡直狗咬狗一嘴毛。

具體李秋沒說,反正他就告訴雲景,死了很大一批官員,連二品大員都死了兩個!

這就是政治博弈,誰都想要功勞,然後吧,為了功勞你搞我我搞你,總之搞死幾個震懾住其他人後,才有人能真正的嘗到功勞到來的甜美果子。

關於農家肥,牛角鎮鎮長失職一事壓根不值一提,估摸著是被順手就被‘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