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完整側寫“為什麽姚青田會……(第3/4頁)

……

“怎麽會這樣呢?”Tannen走出姚青田母親家門後,心裏仍在惦念‘真相’:

“為什麽姚青田會篤信母親殺死父親呢?”

“姚青田父親出軌,後來車禍死了,兩件事情相距很近,街坊鄰居們難免討論,一些不負責任的人因此聯想出些狗血劇情,甚至斷定了是真相,信誓旦旦傳播:是姚太太殺死了出軌的老公,還將之做成鹵豬排賣給客人吃。

“許多人是沒有判別真相能力的,看其他人說的那麽肯定似的,當然就信了。真的會去求證的人有多少呢?誰會對真相負責呢?不過是茶余飯後的一個樂子罷了。

“但那時候姚青田還小,孩子的大腦未發育完全,本來就會將夢境和自己的想象當成真的,常常到長大後仍無法分辨。

“我就有許多兒時的記憶,至今不敢確定到底是真正發生過,還是僅僅我想象出來、或夢到而已。

“姚青田大概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將這些話當成了真的。”

“……啊!是的,小孩子的大腦未發育好,是的,我讀過這類科學文獻。”Tannen一下想起來,立即點頭稱是。

九叔和梁書樂也湊近來聽易家怡的分析,梁書樂更是習慣性地掏出他的本子。

“很長一段時間裏,他都覺得家裏吃的肉是父親的肉。社會對他的道德教育,使他覺得這樣做是不對的,但他太小了,沒有力量反抗這一切,又因為母親脾氣壞,問也不敢問……人在遭遇痛苦時,會自我勸解。

“比如當你傷害了別人,做了某些損害他人利益的事時,不想受道德譴責,你就會傾向於找理由解釋自己的行為,絞盡腦汁找到證明自己沒有做錯的論調,一旦找到了自我認同的角度,你就會堅信這個角度是絕對正確客觀的。進而認為自己沒有傷害他人、沒有損害他人利益,終於不再愧疚、不再自責……就這樣,你完全忘記了尋找‘論調’證明自己的過程,並百分百相信自己找到的這些理由是絕對真實的!”

家怡又想了一會兒,才繼續道:

“姚青田找來說服自己心安理得吃‘父親的肉’的論調,大概就是‘父親是有罪的,吃掉有罪之人的肉,不是幹壞事,是在凈化這個人的罪惡和靈魂’。”

“原來如此!”梁書樂忍不住停下筆,大聲道。

Tannen盯梁書樂一眼,示意對方不要打斷易家怡的話。

“另一層,姚青田相信是母親殺死了父親,同樣的,年幼的他依賴母親的照顧和養育,愛她又怕她,所以自洽認為‘母親殺死父親是正確的’‘母親絕對沒有錯’‘母親是好人,所以我愛她是應該的’‘母親是對的,所以我繼續跟著母親生活,是沒有錯的,我並不懦弱’‘母親在懲罰惡人’‘母親是偉大的、正義的、強大的’……”

家怡轉頭看向表情嚴肅過頭的Tannen道:

“我也只是猜測。”

“你繼續。”Tannen用力點頭,顯然在他看來,易家怡的猜測非常有道理,甚至超出了他的預想和知識邊界。

心裏一邊想著自己果然要更深入地去學習心理學,一邊眼神更專注地看著易家怡,等她繼續宣講。

“就是這樣吧,這些自洽的洗腦內容,在他認識世界的關鍵年紀,逐漸被他自己鞏固成了他奇怪的人生觀。他一直都是個潛在的問題,直到失去工作,這個‘問題’終於爆發出來,開始嘗試像母親那樣,做一個‘強大的、正義的、偉大的’……英雄。”家怡想了想,才道:

“他是自己想象中的‘母親’的模仿者。

“加上他的女裝那麽熟練,我猜……有可能在很久之前,他就已經開始嘗試女裝了,這是一種對母親的模仿。”

“……精彩……”Tannen努力理解易家怡的話,想要從自己以前學過的知識中尋找些與易家怡所講的內容相似的東西,或者內核一致的東西,卻覺得大腦光是分析她的話就耗費了大量的能量,繼續思考變得好難。

跟著坐上易家怡的車,Tannen忍不住嘆息:

“什麽時候咱們香江也能將這些內容編進課本,為每一位警校學生講解呢?在國外學到的案例和知識,更多是依托西方文化和背景,我們的很多案例與之並不符合……”

家怡轉動車鑰匙,啟動汽車後,踩著刹車又想了想,轉頭對Tannen道:

“或許可以說,姚青田是‘正義邪教’的教徒。”

“正義邪教?”Tannen疑惑。

坐在Tannen身邊才收起筆記本的梁書樂怔了下,又將本子掏了出來。

學無止境的意思,大概就是說他梁書樂學起知識來,連坐車都不能停下來呢。

家怡只得踩死了刹車,轉頭認真解釋:

“西方國家最多人數信仰的1號宗教,在許多地方會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