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地理畫像(第2/2頁)

但探員們卻發現了一些可以監視谷曉嵐住處的居所——

兇手很可能曾經就住在其中某一間裏,趁夜將自己和一把舊望遠鏡融入黑暗中,視奸谷曉嵐的一切。

“我們之前都覺得谷曉嵐是明星,所以跟蹤狂一定是通過電視節目、報刊雜志和廣告之類的方式發現谷曉嵐,並開始跟蹤和幻想。”

家怡想到,之前大家很可能都進入了一個思維誤區:

“但其實在2年前,谷曉嵐才出道,人氣並不旺,那時候居住處也是在魚龍混雜的深水埗。

“有沒有可能,跟蹤狂其實在谷曉嵐不紅的時候,就已經因為住得不遠曾偶遇,或者其他現下日常環境下鎖定了她呢?

“比如早晚散步時,車庫偶遇,曾經與兇手的車發生過擦碰?

“這其中,最具可能性的,便是跟蹤狂住的地方,恰巧能看到谷曉嵐早年居住的屋舍吧?

“一個跟蹤狂,最初應該會找那種特別方便、簡單、容易得手的目標。那麽恰巧住在對面樓的靚妹仔,顯然是個好獵物。”

順著家怡的思路,探員們記下了所有能通過望遠鏡監視谷曉嵐居處的單位樓號。

家怡又忍不住發散思維,轉頭問方鎮嶽:

“嶽哥,你說這個跟蹤狂,最初選擇的就是谷曉嵐嗎?或者,他只選擇了谷曉嵐嗎?

“有沒有可能,存在幾個在他盯住谷曉嵐之前,就跟蹤過的其他女性?

“那時候他跟蹤、監視的技巧較差,曾被發現過……那麽,警署或許有關於跟蹤的報案記錄。”

方鎮嶽點點頭,又補充道:“但是我們至今采集到的指紋,沒有在任何警署比對到兇殺……也就是說,如果這個跟蹤狂曾被發現,並被受害者報警驅逐,很可能流程沒有走到進警署錄指紋的那一步,只在現場做溝通調節後,就結案了。”

“對,對。”家怡用力點頭。

“嘉明,回去後,查所有警隊2年前、6年中的跟蹤類報案後經調節順利結案的案子,看看這些人中,有沒有住在谷曉嵐舊租住處附近的人。”方鎮嶽轉頭便向劉嘉明下達指令。

“Yes,sir.”劉嘉明立即應聲。

“回頭我們跟T督察開完會,三福你再去找谷曉嵐做一次筆錄。問一下她住在舊租住處時,有沒有跟街坊發生過什麽沖突,或者其他使她有印象的人和事。或許我們也能得到一些有用的線索。”方鎮嶽繼續點將。

“Yes,sir.”三福也恭敬領命。

“Gary,我們跟T督察開完會,你再來谷曉嵐這些舊居處。查訪一下谷曉嵐住的單位樓上、樓下、左右隔壁,看看有沒有住在這裏的時間與谷曉嵐重疊的其他年輕靚妹。如果有,做一下這些人的筆錄,問問看她們有沒有被跟蹤過、被監視過。”方鎮嶽探頭,又在人群中點到Gary的人頭。

“Yes,sir.”Gary踏前一步,點頭應聲。

Tannen站在探員們身後,不斷記錄著探員們查案的流程、方鎮嶽的思維方式、易家怡的思維方式等,企圖尋找到自己所學專業,可以輔助他們的地方,或者與他們思維相斥的地方。

回程路上,Tannen翻看自己記錄的筆記,他發現香江警探們辦案方式與他想象中,簡單甚至笨拙的人海戰術並不一樣。

大家雖然不會說他們的邏輯依靠的是犯罪心理學和側寫法,但實際上是有運用到的。

比如易家怡做的推演,其實就提到了【地理畫像】中的專業內容,她判斷兇手是狩獵型跟蹤狂,從自己的居所出發,向四周擴散地尋找狩獵對象。

他在本子上標記好這一處,又想,易家怡只是不知道她自己的思維中運用到了犯罪心理學的專業知識。

如果他作為這方面的專家,將更系統的知識傳授給她,她在做這些思考和推理的時候,是不是就能更加完善,也更加容易和快捷?

想到這裏,Tannen擡頭透過後視鏡掃一眼坐在後排的易家怡,已經能想象到當自己向她說出這些內容時,她充滿驚喜和欽佩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