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歸納法(第2/3頁)

一個人真要完全認識到真實世界的一個現象,所需要的知識可能涵蓋所有學科。

事實上現實世界中幾乎沒有這樣‘博學’的雜學家。

所以每一次假設錯誤,都會造成一整個團隊走錯方向。小說裏可能只耗費幾頁紙,再重頭來過就好。但現實世界卻可能造成一個幾人乃至十幾人團隊,幾個月的辛苦白費。

警探們正是因為吃過太多演繹法的虧,才會對演繹法心存芥蒂,更相信雖然看起來蠢笨,實則靠譜的歸納法。

舉個例子,探員喝到一杯拿鐵,然後需要探知咖啡是什麽。

歸納法的話,可能會找一萬杯咖啡,去研究它們放了什麽,然後會發現拿鐵裏面有牛奶和咖啡粉沖泡過的水,易冰樂咖啡放了咖啡粉沖泡過的水、冰淇淋、牛奶和冰沙……最後得出結論,所有咖啡的共同點是有咖啡粉沖泡過的水,認定這是咖啡。

而演繹法的話,就會在喝到拿鐵後,通過自己的味覺、視覺等分析,假設咖啡就是咖啡粉沖泡過的水加牛奶和糖混合後的飲品。然後在這之後開始尋找證據,最終可能會出現完全推翻假設的狀況。

但家怡經過這些日子的經驗積累,以及閱讀學習,發現實際上人的一切思維都離不開歸納和演繹。

即便是歸納法探案,也存在著演繹的成分。

舉例子的話,大概就是探員發現生活在中國大路上的人,張三是黃皮膚,李四是黃皮膚……王一麻子也是黃皮膚。

通過對一百個人的觀察和歸納,那麽可以演繹出一個總結:所有生活在中國大路上的人都是黃皮膚。

可以看出,歸納法只是先收集線索,既歸納。然後再進行比較準備的演繹。

而演繹法探案,大概是探員看到是一個黃皮膚的人生活在中國土地上,然後推理這片土地上都是黃皮膚,然後再去尋找黃皮膚的張三李四王一麻子作為佐證。

可以看出,所謂的演繹法,只是先演繹再歸納而已。

當然,兩種方法都可能存在反轉,比如中國的土地上也可能出現白皮膚的人,湯姆玩跳傘遊戲,恰巧被太平洋的風吹到赤柱半島之類巴拉巴拉。

思考過這些後,家怡又放松下來,不再抑制自己的想象。

趙太太稱趙先生常常不回家,那麽最有可能的是兩種推斷:1、他有外遇,那麽一定幾率是死於情殺;2、他真的是個工作狂,死於利益紛爭。

因為暫時的線索還沒有指向其他可能性,所以暫時不做發散假設。

那麽明天大家開會的時候,如果大家做信息集合時,沒有其他特殊線索,這兩條可能性就還是能作為參考。

如果是嶽哥的話,會怎麽安排隊員們接下來的任務?

家怡刷刷刷翻筆記,查看了下她對嶽哥之前工作的記錄。隨即手壓著筆記本,在攤開的A4紙張上做了簡單記錄:

【1、重點徹查趙先生的所有□□,他與哪些女性有不正當交集,確切的和不確切的交往過密的情況,都要收集和走訪。廣撒網記錄所有線索。】

然後家怡想象方鎮嶽肅容時的樣子,站起身指著身後的小書架,低聲道:“三福,你帶著嘉明和Gary去問詢一下趙先生的司機、秘書、助理、關系較好的下屬以及好友,看看他和哪些女性……嗯,以及男性,有不正當關系。”

這時候三福、嘉明和Gary就該立即站起身,標直地立在嶽哥面前,敬禮大聲道‘yes,sir.’然後轉身出門去奔波走訪。

等三福他們拿到趙先生婚外情、交往過密人員的名單,再派三福他們打電話請這些人來警署審訊室做筆錄。

當然,電話請對方來警署這種提審方式,可能會使提審人提前思索如何應對,提升審訊難度。

擔心這個狀況發生的話,還可以直接問詢到這些人的地址,三福他們直接登門審訊做筆錄。

家怡想清楚這些,抿唇望著小書架笑了會兒,拍拍書架,滿意道一聲“乖仔”,便又坐回書桌,低頭寫下第一點:

【2、到趙先生公司,走訪問詢趙先生的下屬、合夥人、助理等,看看有沒有競爭公司、競爭項目、競爭人員之類,然後根據詢問到的名單,去做排查筆錄。】

收筆後,家怡又站起身,面對著另一邊的墻壁,學著嶽哥的樣子,威風凜凜地低聲道:

“九叔、家怡,還有新來的徐少威,你們三個去趙先生公司,尋找與趙先生有競爭關系的人。對了,再查探一下趙先生的資金狀況,看看是否有向外借債,或者公司現流金出問題,向銀行或高利貸借貸的狀況。”

學完嶽哥,家怡又一步跨到墻根根處,轉身向方才她模仿嶽哥時站著的地方敬禮,並恭敬有禮貌地道:

“Yes,sir.”

然後又從桌上撈過一只筆,夾在自己耳朵上,假裝這支筆是一根煙。接著學著九叔懶洋洋的樣子歪在一邊,點頭道:“沒問題,嶽哥。”